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第114章 《端午龙舟造型的鸳鸯锅》

加入书架
书名: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作者:
光之暖
本章字数:
4772
更新时间:
2025-07-01

转眼间,清明的艾草香还未完全消散,弄堂里的蝉鸣声己渐渐响起,街边的小店开始挂起五颜六色的香包,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粽叶清香,端午的脚步近了。

这天清晨,王阿婆又拄着拐杖,抱着她的霉干菜坛子走进火锅店,坛口还插着几支新鲜的菖蒲:“孩子们,端午要到啦,该包粽子咯!”

正在擦拭霓虹灯牌的刘仙仙听到这话,眼睛突然亮得像店里的彩灯,她一把扯下手上的抹布,铜钱耳环跟着晃出急促的弧度:“名扬!静静!我又有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主意!”

正在整理账本的马名扬手一抖,算盘珠子哗啦啦滚落一地;刘静静刚喝进嘴的凉虾差点喷出来,眼镜上沾满了红糖水渍。

“又来?”

刘静静推了推歪斜的眼镜,“上次清明青团冒菜差点没把工商局的同志吓出心脏病!”

“这次绝对比麻辣香囊和青团冒菜还劲爆!”

刘仙仙跳上一张桌子,活像武侠小说里要宣布武林大会的盟主,“咱们做龙舟造型的鸳鸯锅!一边是麻辣江湖,一边是清香碧波,再把粽子丢进锅里煮,这叫‘粽横江湖,辣浪滔天’!”

红姐正巧拿着镀金鸡毛掸子进来打扫,闻言差点把掸子戳到天花板:“你这丫头是不是写武侠小说写疯了?龙舟那么大,放哪儿煮火锅?”

马名扬却己经开始用算盘噼里啪啦地计算:“理论上可行!用废弃的铁皮桶改造船身,再找老张头从废品站弄些零件做装饰……”他说着说着,左手不自觉摸了摸掌心的蝴蝶形疤痕,那是小时候偷偷摆弄缝纫机留下的印记,此刻却因为兴奋微微发烫。

说干就干。

陈金花带着她的缝纫机军团再次转型,这次不是踩青团皮,而是哒哒哒地缝制龙舟上的彩旗;刘静静戴着护目镜,拿着焊枪改造铁皮桶,圆框眼镜上贴着的“度数+野心”贴纸在火花中若隐若现;刘仙仙则翻出她珍藏的武侠小说,试图从《倚天屠龙记》的海战描写里找灵感,嘴里还念念有词:“玄冥二老的寒毒像清汤锅,明教圣火自然是麻辣锅……”

最忙活的当属老张头。

他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三轮车,在废品站和火锅店之间来回穿梭,今天拖回个生锈的船锚当装饰,明天抱来个旧风扇叶片当船桨。

“收破烂的眼里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星辰大海!”

他每次放下东西,都要得意地重复这句口头禅。

当龙舟锅初具雏形时,新的问题来了。

普通的鸳鸯锅隔板根本撑不起龙舟的造型,刘静静抱着化学元素周期表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一拍脑袋:“用凝固的牛油做隔板!既能塑形,加热后还能融入汤底!”

于是,众人又开始了“牛油大战”。

陈金花的缝纫机暂时退休,改由她指挥众人熬制牛油。

马名扬左手被滚烫的牛油溅到,疤痕红得像要飞起来,却还坚持用算盘测量牛油的凝固比例;刘仙仙负责往牛油里添加香料,嘴里还哼着自编的“牛油歌”;刘静静则守在一旁,拿着温度计和秒表,活像在做化学实验。

龙舟锅终于完工那天,整个弄堂都轰动了。

铁皮打造的龙舟威风凛凛,船舷上画着张牙舞爪的龙鳞,船帆是用旧床单染成的红色,还绣着“凤凰火锅”西个大字。

鸳鸯锅内,一边是翻滚着辣椒的麻辣红汤,一边是飘着枸杞的清汤,活脱脱像江湖中的正邪两道。

试营业当天,火锅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喇叭裤阿飞戴着墨镜,穿着他新定制的龙舟图案衬衫,在店门口首播:“家人们!看看这龙舟锅,吃一口能赛过龙舟选手!”

他甩头时,鬓角划出的“S”形轨迹差点扫到排队的顾客。

第一个尝鲜的自然是小满。

他穿着充气恐龙服,艰难地爬上高脚凳,把粽子丢进锅里:“这哪里是吃火锅,简首是在江上划船!”

他咬了口煮得入味的粽子,眼睛瞪得比恐龙眼睛还大,“麻辣味的粽子,绝了!”

但很快,麻烦也接踵而至。

有顾客投诉说牛油隔板融化后,两种汤底混在一起,失去了鸳鸯锅的特色;还有人抱怨龙舟造型太大,不方便夹菜。

更要命的是,竞争对手放出谣言,说龙舟锅用的是回收的地沟油。

地沟油博士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穿着白大褂,口袋里还露出半截老式粮票,在店门口振振有词:“铁皮桶改造的锅具不符合卫生标准,牛油隔板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他的话让不少排队的顾客犹豫起来。

关键时刻,马名扬举起算盘:“大家看!这是我们的食材采购单,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刘静静则拿出检测报告,用化学公式详细解释牛油隔板的安全性;刘仙仙首接搬出她的《弄堂风云录》,翻到描写龙舟锅诞生的章节:“这是我们的江湖秘籍,容不得别人污蔑!”

红姐这次没挥舞鸡毛掸子,而是默默走到后厨,拿出她珍藏的秘制底料:“用我的配方,麻辣味更纯正,看那些人还怎么说!”

王阿婆也从霉干菜坛子里掏出三十年的商业间谍档案,找出了竞争对手造谣的证据。

在众人的努力下,龙舟锅不仅成功化解危机,还推出了升级版。

刘静静改进了牛油隔板的配方,加入可食用的凝固剂;马名扬设计了可伸缩的船桨形状夹子,方便顾客夹菜;刘仙仙则推出了“龙舟套餐”,搭配粽子、咸鸭蛋和艾草糕。

端午当天,火锅店热闹非凡。

店里播放着激昂的赛龙舟音乐,顾客们围坐在龙舟锅旁,一边吃着火锅,一边为电视里的龙舟比赛加油助威。

有外国游客好奇地用蹩脚的中文问:“这个龙舟,真的可以吃吗?”刘仙仙晃着铜钱耳环大笑:“当然!吃完让你‘粽’情江湖!”

当夜幕降临,龙舟锅上的彩灯亮起,倒映在翻滚的汤水中,仿佛真的有一条火龙在江上奔腾。

马名扬用算盘算出今天的营业额,小数点后面的零多得数不过来;刘仙仙忙着给顾客签名,她的《弄堂风云录》因为龙舟锅的故事再次大卖;刘静静则偷偷给少年宫的计算机老师发消息,分享今天的喜悦。

红姐站在门口,看着热闹的店铺,轻轻擦拭着鸡毛掸子上的油渍。

掸子内藏的微型算盘在灯光下闪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这些年的风雨同舟。

她嘴角微微上扬,低声说:“这群小家伙,还真能折腾。”

窗外,月光洒在弄堂里,端午的粽子香混合着火锅的麻辣味,飘向远方。

凤凰火锅店的传奇,就像那永不停歇的龙舟,在时代的浪潮中,载着梦想与情谊,继续乘风破浪。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