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晨跑路线上的那场“镜像战”,马名扬、刘仙仙和刘静静三人组成功击退了地沟油博士的窥探,心情格外舒畅。
这天放学后,三人像往常一样来到梧桐树下,准备商讨接下来移动杂货铺的经营计划。
马名扬刚把算盘拿出来,就听到仙仙一声惊呼:“哎呀,我的铜钱耳环不见了!”她焦急地摸着耳朵,眼神中满是慌乱。
静静推了推眼镜,调侃道:“你是不是又在晨跑的时候,被红绸带勾走了?”
仙仙白了她一眼:“才不是呢,我记得明明放在口袋里的,肯定是掉在三轮车里了。”
说着,仙仙就开始翻找三轮车,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件往外拿。
静静也过来帮忙,嘴里还嘟囔着:“希望别是被哪个小偷偷走了,不然可就麻烦了。”
马名扬则在一旁笑着摇头,继续拨弄着算盘,计算着今天的收支情况。
突然,“哐当”一声,一个东西从三轮车角落掉了出来,正是仙仙的铜钱耳环。
可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小小的蟋蟀罐也跟着滚了出来,停在马名扬脚边。
仙仙捡起耳环,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没丢。”
然后她看向蟋蟀罐,疑惑地说:“这个罐子怎么会在这儿?我记得好久都没见过了呀。”
静静也凑过来,好奇地说:“是啊,我记得这是我们小时候用来装零钱的,后来不是找不到了吗?”
马名扬弯腰捡起蟋蟀罐,看着这个有些破旧的罐子,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我记得,这个罐子还是我十岁生日那年,父亲送给我的呢。”
他轻轻抚摸着罐子,眼神中充满了怀念。
陈金花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听到马名扬的话,微笑着说:“是啊,这个罐子可藏着不少你们小时候的秘密呢。”
仙仙和静静立刻来了兴趣,异口同声地问:“什么秘密?”
陈金花接过蟋蟀罐,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缓缓说道:“你们还记得吗?小时候你们用这个罐子装卖杂货赚来的零钱,每次分红的时候,都会把钱放进去。”
马名扬点点头:“嗯,我记得,那时候我们还会在罐子上刻下每次分红的数字呢。”
静静也笑着说:“对呀,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为了多买一本连环画,偷偷把罐子里的钱拿出来,结果被仙仙发现了,还闹了一场小别扭呢。”
仙仙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哎呀,那时候我不是觉得我们应该把钱攒起来,扩大生意嘛。”
陈金花看着他们,笑得很温柔:“其实,这个罐子除了是储钱罐,还藏着一个真正的秘密。”
三人都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陈金花。
只见陈金花小心翼翼地把蟋蟀罐翻过来,在罐底轻轻一按,居然弹出了一个小小的暗格。
仙仙和静静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马名扬也忍不住凑过去看。
“哇,原来罐底还有暗格啊,我一首都不知道呢。”
仙仙惊叹道。
陈金花从暗格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条,递给马名扬:“孩子,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
马名扬疑惑地接过纸条,展开一看,上面居然是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数字。
静静凑过来看了看,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呀?看起来不像数学公式,也不像化学元素符号呢。”
仙仙也摇摇头:“我也看不懂,难道是某种密码?”
马名扬盯着纸条,脑海中突然想起父亲曾经教过他的一些算盘算法,会不会和这个有关呢?
他拿起算盘,按照记忆中的算法开始推算起来。
随着算盘珠子的拨动,马名扬的表情越来越激动。
“我知道了,这是父亲留给我的火锅秘方!”
他兴奋地喊道。
仙仙和静静都愣住了,然后也跟着兴奋起来。
“真的吗?那我们岂不是可以做出独一无二的火锅了?”
仙仙开心地跳了起来。
静静也笑着说:“太好了,有了这个秘方,我们的杂货铺要是以后改成火锅店,肯定能大获成功!”
马名扬看着手中的纸条,眼中闪烁着光芒。
“父亲一首说,等我长大了,就把这个秘方交给我,没想到居然藏在这个蟋蟀罐里。”
这时,老张头摇着废品车过来了,听到他们的话,好奇地问:“什么秘方?难道是传说中的火锅秘方?”
马名扬点点头,把纸条递给老张头看。
老张头看了看,笑着说:“哈哈,没想到这个小小的蟋蟀罐,居然藏着这么大的秘密。不过,这秘方上的材料可不好找啊。”
马名扬自信地说:“没关系,我一定会找到这些材料的。父亲把秘方留给我,就是相信我能把它发扬光大。”
仙仙也在一旁坚定地说:“对,我们一起找,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把这个火锅做出来。”
静静推了推眼镜,思考着说:“我记得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有一些元素和这些材料有关,也许我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来找到它们的替代品。”
马名扬和仙仙都看着静静,眼中充满了期待。
“那就拜托你了,静静。”
马名扬感激地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人组开始了寻找火锅秘方材料的行动。
仙仙利用她过目不忘的本领,在各个杂货店和菜市场寻找线索,只要看到可能相关的材料,就会记下来。
有一次,她听说隔壁弄堂的杂货店来了一种罕见的香料,立刻跑过去,结果发现只是一场误会,那香料和秘方上的根本不一样,但她也没有气馁,继续寻找。
静静则整天拿着化学元素周期表,在图书馆和学校实验室之间来回跑,查阅各种资料,做各种实验。
她常常为了一个数据而反复计算,为了一种材料的特性而苦思冥想。
有一次,她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把试剂洒在了衣服上,回家还被母亲说了一顿,但她还是没有放弃。
马名扬则凭借着他的商业头脑,西处打听材料的来源。
他用算盘计算着成本和利润,和各个供应商谈判,希望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材料。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一种稀缺的草药,跑了好几个中药铺,还和老板软磨硬泡,终于成功买到了一小包。
一天,仙仙在菜市场碰到了红姐。
红姐看到仙仙一脸疲惫的样子,好奇地问:“仙仙,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看起来这么累?”仙仙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事情告诉红姐。
“红姐,我们发现了一个火锅秘方,正在寻找材料呢。”
红姐听了,眼睛一亮:“火锅秘方?我也对火锅很感兴趣呢,要不我帮你们一起找吧。”
仙仙有些惊讶,没想到红姐会主动帮忙。
但她还是笑着说:“那太好了,红姐,有你帮忙,我们肯定能更快找到材料。”
从那以后,红姐也加入了寻找材料的队伍。
她利用自己在冰棍行业积累的人脉,帮着三人组找到了一些很难买到的材料。
有一次,她听说一个冰库老板那里有一种特殊的冰块,对火锅的口感很重要,就立刻带着仙仙去找那个老板,经过一番谈判,终于拿到了一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材料逐渐凑齐了。
马名扬看着这些来之不易的材料,心中充满了感慨。
“终于找齐了,父亲,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做出美味的火锅。”
仙仙笑着说:“那我们赶紧试试吧,我都等不及要尝尝了。”
静静也点点头:“嗯,我也很期待,看看我用化学知识改良的材料,会有什么效果。”
于是,三人组在弄堂的角落里支起了煤球炉,准备开始制作火锅。
马名扬按照秘方上的比例,小心翼翼地把各种材料放入锅中,仙仙在一旁帮忙扇风,静静则在旁边记录着各种数据和变化。
随着锅中的材料慢慢煮沸,一股浓郁的香味弥漫在弄堂里。
王阿婆闻着香味,从家里走了出来:“哎呀,这是什么味道,这么香?”
老张头也跟着出来了:“哈哈,肯定是孩子们在做火锅呢,我早就闻到这香味了。”
不一会儿,火锅做好了。
三人组看着锅中翻滚的汤汁,心中充满了喜悦。
马名扬先盛了一碗,递给陈金花:“妈,你尝尝。”
陈金花接过碗,尝了一口,眼中满是惊喜:“好吃,太好吃了,这就是你父亲做的味道。”
仙仙、静静和红姐也都纷纷尝了起来,大家都赞不绝口。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火锅。”
仙仙一边吃一边说。
静静也笑着说:“看来我的化学知识还是有点用的,这味道简首绝了。”
红姐也点点头:“嗯,有了这个火锅,你们以后的生意肯定会很火爆。”
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马名扬心中充满了温暖。
这个蟋蟀罐里藏匿的真相,不仅是一份火锅秘方,更是父亲对他的期望,还有大家之间深厚的情谊。
从那以后,三人组的移动杂货铺里多了一种特殊的商品——火锅。
他们用这个独特的火锅吸引了很多顾客,生意越来越红火。
而那个蟋蟀罐,也被马名扬小心地收藏起来,成为了他们珍贵的回忆和创业路上的重要见证。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马名扬总会拿出蟋蟀罐,看着它,回忆起父亲,回忆起和仙仙、静静一起创业的点点滴滴。他知道,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这个秘方,有大家的支持,他们就一定能走得更远,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而蟋蟀罐里的真相,也将永远藏在他们心中,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