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我明白的,我只是想争一口气。”白桦捏捏芍药帕子。
乔氏怜爱的摸摸白桦的头。她原本是一家绣衣铺掌柜的女儿,被白父看中,但乔氏不愿嫁入白府为妾。
奈何这事儿被白夫人知晓,上门闹了两回,头脑简单的白夫人本来只想把乔氏的名声弄臭,让她没法嫁入白家。
谁料乔氏的名誉受损,白父仍执意纳乔氏。白父虽然只是个芝麻小官,但民不与官斗,乔氏父母含泪将女儿嫁给白父。
乔氏对白父没有情分,白父过了最初的新鲜感之后,也不怎么在意乔氏,在外寻花问柳,因着白夫人的嚣张跋扈,才不敢把人弄进府,所以府里目前只有白夫人和乔氏妻妾二人。
乔氏这辈子只愿女儿能嫁得如意郎君,女儿和尤家三公子心意相通她是知晓的,但是尤家的门第高出白家太多,乔氏想到这,无声的叹口气。
次日,白桦用过早饭,便去往温家。
向温母问好后,白桦被温婵带着去春暖阁,温母也跟着一同过去。
温母年轻时也是京城能排上号的才女,虽然世家贵女一般都会被家里打造成才女,为了日后的婚事,但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还在少数,温母便是少数之一。
三人坐在院子里,桃果泡茶,梨果端来点心和瓜果。
白桦按照比赛的顺序,先画了一幅画,画技之精湛,温母看了首点头。
待白桦弹琴时,温母指点了一二,让白桦把自己当做琴弦,十首曲子的意境不同,需要融入不同的情绪。
今日比赛的姑娘年龄差不多,对曲子的感悟只是个加分项,无责便罢,有了则是锦上添花。
没想到白桦在弹第二遍的时候,充沛的情感己经通过琴声流泻出来。
温母满眼都是赞赏,白桦的悟性极高,无论这次比赛能不能夺得魁首,温母都要认白桦作干女儿。
白父误把珍珠当鱼目,真是有眼无珠啊。
“花香芬芳,芍韵动人”比赛于申时中开始,也就是下午4点左右。
留白桦在家吃了午饭,下午温婵拉着白桦去看比赛场地。
比赛的台子己经搭建完成,就在临江亭旁边。
临江亭的视野最好,夹在齐江和比赛场地之间,既能看清赛事,又能临江远眺,这边风景独好。
温婵给温父出了个主意,有钱人那么多,可以拍卖席位,视野越好,价格越贵,这样就不用担心别人提前找温父订位子,没订到的贵人记仇了。
温父按照温婵所说,将临江亭的席位分成三十个,前两日便通过拍卖的方式,兜售给了贵人,赚了一大笔银子。
温父原本给温母和温婵各留了一个位子,温婵不需要,她还得去观众席给白桦加油呢,待在临江亭,全是妈妈辈的贵夫人,到时候大喊大叫不妥。
温母便作主邀请尤家夫人一同观看。尤夫人省了一大笔银子,明白这是沾了白桦的光。
尤家夫人沈氏对白桦没有恶感,她只是不喜白夫人孙氏,那可是一个擅长胡搅蛮缠的妇人。
之前去相识之人家里参加赏花宴,孙氏也在,她自己喝茶时把裙子弄脏了,反倒要主人家赔偿。
尤夫人不屑与有着泼妇行径的孙氏为伍,白父能娶这样的女子为妻,想来也是个拎不清的人。
尤夫人担心和这样的人家结亲,日后麻烦不断。
但是儿子很喜欢白桦,唉,真是烦啊,儿子要是能赢得温婵的欢心就好了,可惜臭小子跟她不一条心。尤夫人甚是苦恼。
比赛的台子很长,巨长,不宽。温婵看到的时候都震惊了,电视里的露天唱跳舞台都没这么长的。
想想参赛的人数,共有50位官家小姐参加比赛,温婵就释然了。
50位小姐,10人一组,分成5组陆续上台。
比赛采取个人积分制,每场比试结束后,由5位裁判分别评分,三轮比试结束后,总得分最高者赢得第一名。
之前发生过琴棋书画样样不精通的贵女贿赂裁判、得了第一的事儿,样样精通的贵女自然不服气。
这件事被几位贵夫人捅到皇后娘娘那,皇后娘娘震怒,严惩了行贿的贵女和裁判们,近几年花朝节的赛事,风气好了许多。
裁判顶多给某某小姐多打点分,让她最后的总分不会低的太难看,但是前三名是不可能给她的。宁可得罪人,也不能砸了自己的饭碗。
天时地利都俱备了,接下来就看女主的发挥了。
刚过申时,下午3点左右,白桦就要去临江亭抽签,决定分组顺序。
温婵看白桦身边就一个丫鬟金儿伺候,就把梨果借给白桦,又让温母找了两个功夫好的护卫,充当保镖。
温婵先去观众席找尤枸,瞧见沈湛清凌凌的站在尤枸身边,纳闷这个眼里只有读书的清贵公子怎么也来凑热闹。
事有轻重缓急,沈湛再帅,温婵也没时间多看,赶紧跟尤枸确定下等会的安排。
沈湛安静的站在一旁,时不时的瞟温婵一眼,温婵叽叽喳喳的声音,越过周围人嘈杂的吵闹声,清楚的传到沈湛的耳朵里。
“等会记得让他们喊的不要太响亮,声音稍稍超过旁边的对手就好了。”温婵嘱咐尤枸。
尤枸不解:“凭啥啊?把其他人的声音都盖过去不是正好。”
温婵翻了个白眼,道:“喊那么响作什么!全都跟狼似的嗷嗷叫,万一影响桦儿的发挥怎么办,桦儿本来就紧张。”
沈湛被温婵的比喻逗笑,连温婵翻白眼他也觉得很可爱,看来要赶紧去信给父母。
父亲在外5年考核期己满,要尽快回京城述职,户部好安排职位。
温父有本事,沈湛还要等到明年才能参加科举,今年想要去温家提亲,只能拼爹拼娘了。
温婵被沈湛的笑晃了眼,连尤枸说了什么都没听清。
真秀色可餐啊,温婵在心里咂咂嘴。
温婵朝尤枸最后说了一句:“不要做多余的事儿,避免节外生枝。”
尤枸应了声好,准备去安排那200个托儿。尤枸走了几步发现不对劲,回头一看,沈湛还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