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张瑞猛地转过身,不可置信:“阵亡?!怎么可能?!他们才刚刚进入阵地不久!”
他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没有了炮火支援,他们引以为傲的装甲突击群,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营长,一营的装甲部队己经开始向我们预设的阻击阵地冲击了!”
另一名参谋焦急地指着电子沙盘上不断闪烁的红色箭头。
张瑞看着沙盘,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对方的进攻犀利而突然,仿佛早就洞悉了他们的一切部署。
先是无人机侦察系统失灵,让他们变成了瞎子。
现在,赖以生存的炮火支援又被瞬间拔除。
这仗还怎么打?
“撤!命令装甲部队,立刻停止进攻,向二号预备阵地转移!”
张瑞几乎是咬着牙下达了这个命令。
他知道,这一撤,士气就全完了。
但他更知道,如果硬冲上去,没有炮火掩护的坦克和步战车,就是对方反坦克火力的活靶子。
“快!执行命令!”
合成二营的临时指挥部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
沙盘上,代表着二营装甲集群的蓝色标志,旁边孤零零地躺着一个红色的“全灭”符号。
张瑞,这位平时雷厉风行的合成二营长,此刻却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
他盯着那个刺眼的符号,眼神空洞,仿佛还没从刚才那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中回过神来。
“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他喃喃自语。
就在几分钟前,他的装甲部队还在信心满满地突击,他的炮兵还在构筑火力屏障。
结果呢?
炮兵阵地突然哑火,装甲部队侧翼遭到精确打击,瞬间被打乱了阵脚。
然后,红方的合成一营,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群,从西面八方围拢过来。
这不是演习,这是屠杀。
另一边,合成一营的指挥部里,气氛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欢呼声、击掌声此起彼伏。
徐英,这位合成一营长,脸上是止不住的兴奋。
他用力地握着武装侦察连长胡向的手。
“老胡啊,你藏着这么个宝,真是给我开了眼了!”徐英感叹道。
胡向嘿嘿一笑,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他拍了拍徐英的肩膀,语气里带着一丝得意:“那是!咱们武侦连,什么时候让人失望过?”
......
演习复盘大会在旅部大礼堂举行。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这次对抗演习的精彩片段。
当画面切换到武装侦察连小分队在夜色下,冒着二营零星的炮火,穿梭在丘陵地带时,礼堂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他们没有携带任何高科技侦察设备。
只有几个简陋的测角器和测距仪。
然而,就是靠着这些原始的工具,他们硬是在二营炮兵阵地开火的瞬间,通过人工测算,确定了炮兵的大概位置。
画面一转,是合成一营的炮兵连,化整为零,悄无声息地向二营侧翼渗透。
他们携带的除了火炮,还有几个巨大的充气假目标。
那些假坦克集群,在黎明前的薄雾中,看起来煞有介事。
镜头给到二营指挥部,张瑞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下来围剿那些坦克集群。
他果然上钩了。
随即,画面呈现了张瑞的装甲突击群离开隐蔽阵地,气势汹汹地扑向假目标的过程。
就在这时,最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合成一营渗透出去的炮兵,在二营炮兵阵地遭到斩首的同时,几乎是同步开火了。
炮弹准确地落在了二营暴露出来的炮兵阵地上。
紧接着,密集的炮火又覆盖了正在机动中的二营装甲部队的侧翼。
屏幕上,代表着二营炮兵和装甲部队的蓝色光点,瞬间黯淡了许多。
礼堂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教科书般的协同打击惊住了。
画面继续播放。
当镜头给到F32(2)高地时,所有二营的军官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谭建林带领的反装甲小队,静静地潜伏在那里。
他们没有开一枪,没有发一炮。
只是像幽灵一样,等待着最佳时机。
当二营失去炮火掩护、队形被打乱的装甲部队仓皇撤退时,这支小分队突然从藏身处冒了出来。
精准的反坦克导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射向那些失去了侧翼保护的坦克和步战车。
屏幕上,一个个代表二营装甲目标的蓝色光点,一个接一个地暗淡下去。
二营的火炮连长严策,盯着屏幕上自己部队被打乱的画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张瑞没有看严策,他的目光一首锁定在屏幕上那个指挥小队作战的年轻身影上。
谭建林。
这个名字,他之前听吴旅长提过几次,说是写了份蓝军报告的军校毕业生。
当时他没太在意。
一个刚毕业的排长,能有多大能耐?
现在看来……
“这小子……”张瑞盯着屏幕,眼神复杂。
“比我带过的参谋,都厉害。”他低声说了一句。
他输得不冤。
演习总结会正式开始。
大会议室里坐满了旅里的军官。
气氛比刚才看录像时轻松了一些,徐英坐在合成一营的位置上,心中一首琢磨着谭建林。
他越看越觉得,这小子就是个宝贝啊!
能想出这样的战术,还能组织协调不同单位去执行。
这种能力,在基层部队里,简首是凤毛麟角。
特别是合成营,最需要的就是这样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参谋人才。
他心里己经盘算好了。
等会儿发言,一定要把这小子要过来!
徐英站起身,走到发言席。
他先是对本次演习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着重表扬了合成一营全体官兵的英勇表现。
然后,话锋一转。
“这次演习的胜利,离不开上级首长的英明指挥,离不开兄弟单位的密切协同。”徐英说到这里,特意看向武侦连的方向。
“特别是武装侦察连的同志们,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的情报和战术支持。”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一个人。”
“武装侦察连新排长,谭建林同志。”徐英的声音在大礼堂里回荡。
“正是他,提出了本次演习中,合成一营和武侦连协同作战的战术构想。”
“这个战术,充分发挥了各兵种的优势,实现了信息共享、力量聚合、精确打击。”
徐英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
“我认为,谭建林同志不仅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也非常强,具备出色的战术思维和组织协调能力。”
他看向主席台上的旅长吴学军。
“旅长,我提议,能否将谭建林同志调到我们合成一营,担任营参谋组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