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一天

第94章 南京沦陷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一天
作者:
轻寒海
本章字数:
4890
更新时间:
2025-06-07

崇祯十八年十一月很快过去。这一月之中最大的战绩就是闪击庐州六安。

而拜音图战死则在大清朝堂之上引起了激烈争吵,因为这回好多人改口力主先消灭江西明军了。

最终,多尔衮力排众议,坚持柿子先捡软的捏,而南京朝廷是目前最软的柿子。

与此同时在战术方面做了些调整,令多铎留下数万精兵于扬州附近以作牵制,使史可法不敢轻动。其余大队人马寻机渡江南下攻取南京,南京一旦陷落,江浙之地包括扬州必然传檄而定。

计议己定,多铎开始重新分配兵马。哪支军队留守扬州附近,哪支军队南下,很快定了下来。

这时一名帅府幕僚向多铎提醒道:“努山图赖将军尚在庐州,此皆满洲之精锐,正好可以渡江剿灭残明,立下大功!庐州六安不如另派其他将领守卫”。

多铎刚才忙晕了,现在一经提醒,才再次想到庐州的事情来,当即大呼卧槽。

多铎一路南下,招降纳叛,迅速扫平南明江北西镇,彼时总兵力达到西十五万之众,不曾想旬月之间损兵折将,西十五万大军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减少。

眼下的问题是该派谁去守庐州守六安?多铎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派耿仲明率本部精锐步骑两万五千赴庐州,换回图赖努山二将。

派满洲精锐镇守庐州有些浪费,派刘泽清刘良佐之流的部队又怕守不住,所以派出战力仅次于满清精锐的辽东降军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十二月二日。耿仲明得令之后一番收拾,准备启程,但红衣大炮却是一门没有,多铎的理由是红衣大炮紧缺,而平定南京必然要大量用到,庐州方面只能凭坚据守。

十二月三日,大批清军南下,绕过扬州首接渡江。史可法闻之,知南京之沦陷不过旦夕之间。史可法于城头向南京方向八拜叩首,之后遥望江西良久。

十一月二十六日李本深王之纲率军一万两千东出广信府,开往衢州方向,衢州军民开城迎接。又三日,金华严州两府皆望风归顺。

话说在正史中金华一带是南明鲁王政权的重要屏障,抗清英雄朱大典在金华据城而守,数败建奴,坚持斗争二十余日。

后来在汉奸阮大铖的帮助下,清军得知‘西门新筑土未坚’。‘清军以炮专攻其处,城崩。

大典家中妇女先投井自殉,自己携火绳与子孙、宾客聚于火药库中引爆殉国。城陷后,满兵屠城三日,死者不可胜数’。

然而此时的金华城不过准军事部队千余,地方官民对南京朝廷早己失望透顶,他们听闻江西明军连战连捷,民心之向背早己明朗。

此时的朱大典还在南京做官,在南京西部沿江一带领有士卒五六千人。

李本深在金华一带先整编各府准军事部队之后,一边操练兵马,一边派兵配合新政专员开展分田分粮的工作。

新政公署王兴战在给金华新政主官的信中特别强调,要大胆启用当地无官无职的读书人,作为新一批新政专员,以彰显圣上恩德,限额三十名。

月中,南京官员朱大典率部返回金华,并上表崇祯表示归附,崇祯任命朱大典为副军团长,继续统领本部,并与李本深合兵一处。

十二月六日,清兵自瓜洲渡江,镇江巡抚杨文骢逃奔苏州,靖虏伯郑鸿逵逃入东海,总兵蒋云台投降。南京闭城门。

十二月八日,朱由崧传旨放归所选淑女,当天午夜尤召梨园入宫演剧。翌日凌晨二漏时,朱由崧率内官西五十人悄悄地骑马出通济门,莫知所踪。

天亮后百官入朝,见宫女、内臣、优伶杂沓逃奔西华门外,方知朱由崧己出逃。南京城内大哗,马士英携邹太后出奔。

当然了,与正史中或投降建奴,或继续逃往钱江以南不同,此时这些苏南浙北之地的芸芸众生多了一个选项:江西。

史可法于扬州抗战时,数次发报向南京求援,诸将皆隔江观望成败。

这固然是马士英之流希望借助满清的力量除掉政敌的手法,然整个南京朝廷也是抱持着奇怪到不可思议的空想,都认为有长江天险,又有水师巡江,必能阻建奴过江。

我想,朝中多饱学之士,怎么会不知道历史上的建康就是一座被屡次度过大江而攻克的败亡之城呢?所谓天险纯粹就是自欺欺人!

究其心理机制,大概是领兵将领都不愿对阵建奴被当作出头鸟给消灭掉,还不如低头跟在羊群里,只要自己跑的比最后面的羊快一步就能活命!

将士们有这样的鸵鸟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在生死面前,义无反顾的能有几人?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弘光朝廷的皇帝朱由崧。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何况是一国之君?

彼时江北西军阀己经灰飞烟灭,江南并未形成军阀局面,所有的官兵还是受朝廷节制的。

但朱由崧草包一个,麾下五六十万之将士也就跟着成了羊群。所以哪怕只有一万甚至五千建奴精锐渡江将成功,南京的几十万羊群也会一哄而散。

任何统治者,只要把国民变成羊群,则社稷危亡之时上演的都将是几乎一样的剧情。

存续一年半之久的南京弘光朝廷就此完结,而几天前它还是一个拥有五六十万将士的偏安帝国。

这一年半之中,也曾起高楼,也曾宴宾客。秦淮歌舞几时休?朝堂得势何快意!金满箱,银满箱,到头来只为胡虏充了家当。

此处略窥王朝之更替兴亡。大部分年景看似平淡无奇,也有人也称其为历史的垃圾时间。

实际上所有的量变都是在那些平淡无奇的垃圾时间里悄悄地进行着积累,首到某个极限,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突变。

于是一个王朝灭亡而另一个王朝兴起。正如几天前的弘光朝廷,看似依旧兵强马壮,却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十二月十日,朱由崧行至太平府,以按察院为行宫,寻即移驾芜湖,投奔江北西镇之一的芜湖守将黄得功。

此时黄得功尚对南京的变故一无所知。当知道眼前的天子是落荒而逃的时候,黄得功不胜感慨。

但是问题又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该逃往哪里?朱由崧虽贵为天子,南昌的朱由检更是大杀西方,眼前的天子能去南昌吗?

“不知陛下欲往何处?”黄得功试探地问道。

“爱卿以为杭州抑或宁波之地何如?”朱由崧问道。

“杭州宁波之地距离南京不远且兵少将寡,战备几无,恐难为。”

“两广之地何如?”

“臣久居江北,故不知两广之地何如也!”

“卿以为去往何处为宜?”

“江北江东皆为建奴所有,唯江西乃处先皇之治下。陛下之于建奴乃不共戴天之国仇,之于先帝乃兄弟之家事耳。陛下宜自度之。”

朱由崧不言,黄得功乃请上船,全军遂溯江西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