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烟塔

第16章 水脉图·逆鳞劫

加入书架
书名:
千烟塔
作者:
徽墨白
本章字数:
3666
更新时间:
2025-05-05

#### **一、残碑引路**

冯子安站在鄱阳湖畔的礁石上,手中攥着半块湿透的家书。月光下,退去的洪水在龟裂的河床上留下蛛网般的纹路——那分明是放大百倍的血管脉络。远处传来梆子声,几个戴斗笠的河工正往淤泥里插着刻满符文的木桩。

"大人看这个。"老渔夫从苇丛拖出一块断碑。碑文记载着嘉靖七年那场蹊跷的干旱:"是岁大旱,湖底现龙形裂痕,有司以朱砂填之..."

冯子安指尖抚过碑上"龙形"二字,突然一阵刺痛。抬起手,指腹沁出的血珠竟顺着碑文沟壑流动,渐渐勾勒出一幅残缺的河道图。最诡异的是,图中鄱阳湖水系与他在钦安殿偷看过的"大明龙脉图"完全吻合!

"这不是天灾。"身后传来沙哑的声音。冯子安转身看见个穿蓑衣的瞎眼相士,那人摊开的掌心里,几枚铜钱排成坎卦形状:"有人动了朝廷埋在长江的三道镇水铁符。"

#### **二、河工秘辛**

混入疏浚河道的民夫队伍后,冯子安发现了更蹊跷的事。监工的锦衣卫腰间挂着熟悉的青铜铃铛——和罗龙文那串一模一样。每当铃响,民夫们就会把某种红色粉末掺入夯土。

"那是辰砂混着赤铁矿。"夜里,老河工在窝棚里低语,"但里头还掺了别的东西..."老人突然掀开衣襟,胸口皮肤下隐约可见蛛网状红纹:"我们这些老漕帮都知道,真正的镇水符是前朝刘伯温埋的玄铁柱,现在却被换成了..."

外面突然传来惨叫。冯子安冲出窝棚,看见一个年轻河工正疯狂抓挠自己的喉咙,指缝间渗出铁锈色的液体。更骇人的是,那人吐出的血在沙地上自动排列成卦象——正是冯家祠堂井底刻着的符文!

#### **三、双生河图**

顺着老河工的线索,冯子安在废弃的龙王庙下找到了半卷《水经龙脉注》。残卷显示,长江与黄河底下各埋着十二根玄铁柱,柱上刻着对应的十二经脉图。而如今被替换的仿制品上,刻的却是颠倒的经络走向!

"难怪洪水倒流..."冯子安突然想起蓝道行临终的话。他摸出怀中被血浸透的家书,就着月光细看——纸张透光处显现的,正是被调换的铁柱位置图。而图角那方"万寿帝君"的朱印,分明是嘉靖御笔!

庙外传来杂沓脚步声。冯子安迅速拓下图谱,刚藏好残卷,庙门就被踹开。领头的是个戴斗笠的矮小男子,抬起脸的瞬间,冯子安如遭雷击——这分明是己经伏诛的严世蕃!

"冯大人也懂风水?"假严世蕃笑着摘下斗笠,露出的却是罗龙文徒弟的面容。他身后站着十几个目光呆滞的河工,每人手里都捧着盏人皮灯笼:"师父让我告诉您,真正的'血线蛊'从来不在人身上..."

灯笼突然齐齐亮起,照出庙墙上的壁画——那上面画的根本不是龙王,而是一条被十二根铁钉贯穿的赤龙!龙眼处两个空洞正汩汩流出猩红液体,在地上汇成西个字:

**龙脉即人脉**

#### **西、逆行龙气**

三更时分,冯子安潜入官府架设的疏浚营地。帐篷里,几个道士正在沙盘上推演。沙盘中长江水道被红绳强行改道,而对应的龙脉图上,代表心脏的位置插着一柄小剑。

"子时三刻,逆改洞庭水口。"为首道士手持罗盘,"届时龙气逆行,正好为陛下换..."

冯子安突然察觉脚下泥土异常松软。低头看去,整个营地的地面都浮着层红色粉末——正是河工们掺进夯土的东西!他蘸了点粉末细看,这哪是什么朱砂,分明是干涸的血痂混着金屑。

远处传来沉闷的钟声。道士们突然集体转向北方跪拜,那个方向——冯子安浑身发冷——正是钦安殿所在!

#### **五、龙骨现世**

破晓前最黑暗的时刻,冯子安循着《水经龙脉注》的记载,在鄱阳湖最深处找到了第一根玄铁柱。出乎意料的是,铁柱早己被人掘出,如今竖在这里的是根青铜仿品。真品就躺在旁边,柱身上刻的经络图己被利器刮花。

更惊人的是,铁柱断裂处露出中空的内腔,里面塞满了风干的脐带!每根脐带都系着个小铜牌,冯子安颤抖着翻看——"嘉靖八年腊月""嘉靖十三年端阳"...最近的一块赫然刻着:"嘉靖三十九年秋,冯"!

铜牌背面用针尖刻着微缩地图,冯子安摸出父亲家书对比,两条墨线竟完美重合。他突然明白为何洪水偏偏冲毁冯家祖宅——那根本不是天灾,而是有人要取走埋在祖宅下的...

"冯大人终于想通了?"陆炳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手持的火把照亮了更多可怖细节:每根脐带末端都连着一块婴儿天灵盖,而最新那块骨片上,还沾着新鲜的血迹。

"令侄儿的满月酒,看来是喝不成了。"陆炳笑着举起个绣花襁褓,"不过别担心,这小东西会成为最好的'龙脉针'..."

襁褓中传来微弱的啼哭,在黎明前的湖面上传得很远很远。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