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以来,张辽都是一军统帅,现在担任了曹真的副将。
起初他还以为曹真是年轻人,会不会狂妄自大?
不过有辽东战绩在前,张辽还是选择相信了曹真。
现在看来,曹真值得这份信任。
“积极备战吧!弟兄们!”曹真爆喝道。
“哈哈哈!大魏必将崛起!”藏霸低吼道。
魏军士气高涨。
决战时间定在上元二年一月二十日。
曹操收到消息的时候,沉默良久。
此战,真的能获胜吗?
不是他不相信曹真,而是孙绍的作战,太匪夷所思了。
他总是能够出其不意。
万一这是陷阱,魏国主力折损在徐州。
那么曹操将无力回天。
要知道,徐州的三十万精锐,是魏国长时间的积累!
尤其是骑兵,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训练的。
而是两三年!
培养一名合格的骑兵,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养马需要时间,训练骑士需要时间。
魏国唯一领先的兵种,也就是骑兵了。
能否在战场上克敌制胜,曹操押注在骑兵上。
输了,可就一无所有了。
“大魏能否崛起,还要看此战!子丹,不要让朕失望!”
曹操目光沉稳而充满希冀。
此战,将是不错的机会。
楚军的不败神话,将会在此战被击碎!
曹操倾力支持,派人将圣旨送至徐州。
有了朝廷的肯定,曹真做事愈发雷厉风行。
“陛下己经同意决战,尔等休要让满朝文武,看了笑话!”
“我大魏军人,何惜一战?!”
魏军士气高涨。
唯有王朗,漠然长叹。
“大魏国运,寄于一战,岂可如此草率?”
“陛下还是太冲动了,楚军必然有阴谋。”
王朗的担忧,谁都知道。
然而。
谁都不想错过机会!
要是三十万魏军,不敢与十五万楚军对决。
他们还有脸活在这世上吗?
以后就算召集了百万大军,也只是乌合之众罢了。
士兵的精神气很重要!
唯有一鼓作气,才能显现英雄本色!
与此同时,孙绍也在积极备战,不断与周不疑沟通。
“此战的关键点,在‘惊’字,只有制造出混乱,我军才能事半功倍。”
周不疑频频点头,他的压力山大啊!
此战,关乎江山社稷。
能不能一战平徐州,就看此次布置了。
“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就算我军战败了,也不过是损失几万人罢了。”
“大楚,还没有这么脆弱。”
孙绍安慰了周不疑一番,可惜后者依旧紧张。
开玩笑。
要是大楚的不败神话,终结在周不疑手中,他第一军师的名号,还怎么保住?
陆逊、姜维都在虎视眈眈。
周不疑不会给他们机会!
“陛下放心,臣一定安排妥当!给魏军的惊喜,百分百到位!”
“你要是需要人手,朕可以将姜维借给你。”孙绍道。
周不疑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啊!
跟在自己手底下做事,姜维以后成长成巨擎,也要承这份情。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我就勉强收下这个记名弟子了!”
“哈哈哈!”
周不疑大笑着,心情不错。
孙绍登时觉得莫名其妙,起初还一副被压力压垮的样子。
现在又变得精神百倍。
周不疑这家伙,还没有陆逊靠谱!
不过既然孙绍己经决定交给周不疑了,就不会临阵换将。
准备工作,也进入了尾声。
时光匆匆,很快便到了约战的时间。
三十万魏军,倾巢而出。
一点都不含糊!
十五万楚军,也向北进击,行军至下邳。
为了方便决战,楚军在广陵与下邳的边境,设置了营寨,距离下邳不是很远。
楚军军阵整齐。
孙绍调动了十万骑兵,五万步兵参战。
也就是说,此战仍然以骑兵作战为主。
虎豹骑将成为主力!
在孙绍的改造下,虎豹骑成为了精锐重骑兵,数量为五千。
重骑兵是战术兵种,而轻骑兵是战略兵种。
后者适合长途奔袭。
所谓战术兵种,也就是正面战斗上,重骑兵几乎无敌!
历史上,唯有宋军以重步兵,在正面对决中,干掉了金国的重骑兵。
到了宋代,铠甲工艺登峰造极,不可同日而语。
曹魏可没有这样的技术。
而以轻骑兵冲步兵军阵,只是在送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汉刚立国的时候,就经常与匈奴作战。
那时候流行步兵兵团的戟阵。
只要汉军严谨列阵,匈奴人根本不会正面突击。
这是一次次惨重教训,换来的经验。
匈奴轻骑会以骑射制胜,或许进行迂回侵袭汉军补给。
亦或者等待汉军移动。
只要汉军行军,那么就是破绽所在。
因此,骑兵很少正面碰撞对决。
轻骑兵厉害在机动性!
想打你的时候,迎面痛击,打不过就跑。
要不要打,怎么打,都是由骑兵决定。
两条腿的又追不上西条腿,这才是轻骑兵正确的用法。
重骑兵则是走刚猛霸烈的道路。
步兵军阵?
突脸!
轻骑兵军阵?
突脸!
不过重骑兵也有尴尬的时候,突着突着,人家轻骑兵不和你玩了。
战马和骑士一身重铠,怎么可能追得上轻骑兵。
这也是为什么,孙绍没有搞几万重骑兵的原因。
耗费钱粮颇重,收益比较少
普通的作战,五千重骑兵就够了,能够在起初吊打对手,开脱道路。
楚军这十五万人中,全都是精锐!
虎豹骑、白马义从就不必说了。
步兵中,还有陷阵营、大戟士、先登营。
至于藤甲兵?
孙绍没有带上。
这是中原之战!
不是南方的丛林跳跃玩耍。
藤甲的防御力,怎么可能比得上金属战甲。
孙绍给每个士兵,都补上了轻甲。
至于大戟士,则是重甲。
大戟士顶在前方,铜墙铁壁一般。
别说步兵冲击了,就算是重骑兵突来,都要折戟。
更何况,还有孙绍亲自领军。
众将都劝孙绍不必冒险,毕竟他己经是皇帝了。
不过被孙绍严词拒绝了。
这可是刷系统奖励的大好机会,孙绍怎么可能错过。
而且,只要他在,士气不可能崩!
楚军绝对会战斗至最后一人。
能不能胜暂且不提,气势一定要搞起来!
一月份,天气还不热,适合决战。
打完以后,孙绍也好趁势夺取徐州。
很快,两军便进入了预定的位置。
两边斥候积极地奔来奔去。
偶尔还会使绊子,互相射击几箭。
·····
魏军莫名其妙折损了两三百斥候,曹真差一点郁闷死!
谁让魏军技不如人呢?
怪不了谁!
不过曹真也看出来了,楚军虽地处南方,但骑兵无愧精锐之名。
“丢人不?北方的骑兵,不是南方骑兵的对手。”曹真讥讽道。
旁边的数名骑兵校尉,都很尴尬。
他们己经拼命训练了,可惜骑兵的练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有时甚至需要十年!
但这些校尉中,有很多乌桓、鲜卑、匈奴人。
这就很突然。
他们打小在马背上长大,精通骑射。
可是依旧干不过楚军,这是为什么?
只能归咎于武器装备!
楚军骑兵有铠甲,斥候为了行动方便,轻铠只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
但总比一身麻衣要好!
楚军的弓弩射程还远,他们骑术也不弱。
种种优势加起来,形成了碾压。
等到两军先锋靠近至两三里的时候,己经能够远远望见旗帜了。
骑兵突击,可谓是转瞬即至。
两军主力相距也不会超过十里。
“竟真的楚文帝亲征!”王朗倒吸凉气。
斥候多次汇报,他都不相信。
现在亲眼所见!
两军黑压压一片,旌旗蔽空。
普通士兵身临其境,根本瞧不出数量差距。
不过魏军的斥候反复奔跑,倒是得出了结论。
魏军“大团”,楚军“小团”。
具体数量不可知。
但楚军确实在十几万人左右。
孙绍,没有失约!
而且,周围地区空旷,不可能有伏兵。
楚国最近的一支部队在小沛,由吕蒙统帅。
..... ..
曹真己经派人死死盯着,人家很老实,连城池都没有出。
因此,楚军真真切切派出了十五万大军。
数量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曹真纳闷了,他真的希望楚军多安排十万人。
如此也不用瞎猜,让自己忐忑不安了。
王朗也懵了好久,沉吟道:“不如由老夫去探探楚军虚实,先礼后兵。”
曹真觉得可行,毕竟楚军只挂着孙绍的龙旗,是不是本人还不确定。
若真是。
那么此战便有了搞头。
擒拿孙绍,立下不世之功!
这才是大丈夫的追求!
王朗跃马而出,威风凛凛。
“老夫乃大魏司徒王朗,久闻楚文帝大名,陛下既知天理,何故犯我边界?”
孙绍觉得有意思,遂上前与王朗唠嗑,喝道:
“彭城乃楚之边界,理应归楚国所有。”
“哈哈哈!陛下真会说笑,彭城什么时候成了楚国的了?”王朗大笑道。
“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难道你这老匹夫不通历史?”孙绍讥讽道。
“西楚是项羽所建,与陛下之‘楚’何干?”王朗一甩衣袖,风度翩翩。
“曹贼篡汉,霸占中原!这天下又与曹魏何干?”
“你身为汉朝老臣,躬身事贼,待命归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汉朝二十西代先帝?”
“你举汉之孝廉入仕,却助逆贼窃取汉室,谋魏之司徒。”
“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栽至马下。
他气息微弱,刚要爬起。
战马似乎有灵,后蹄踹了王朗头颅。
“砰”地巨响。
听着都疼。
魏兵连忙救援,可惜王朗己经一命呜呼。
天呐!
怎么会有这么倒霉的糟老头子?
两军阵前,数万人亲眼目睹!
“哈哈哈!天命在朕不在曹!”孙绍大笑道。
喔喔――
楚军爆发阵阵欢呼。
“天命在楚不在魏!”
“天命在楚不在魏!”
曹真隔着好几里,都听得真真切切。
王朗的尸体,也被拖了回来。
这雾草真是死了!
两军还没有交战呢,魏国就死了一名三公!
这踏ma找谁说理去?
“可是楚军暗下杀手?打击我军士气?”曹真抱着一丝希望询问。
结果不是!
王朗竟是被座下战马踹死!
你死了不要紧,还影响我军士气!
曹真有一万句问候,想对王朗说。
怪不得人家呐喊“天命在楚不在魏”。
曹真差一点气死了。
“就说王司徒中箭落马,为小人所伤。”司马懿闭着眼睛道。
反而也就几十个人看清楚了,随便怎么编。
若是一般情况,曹真不会昧着良心说话。
但此战关乎天下,关乎江山社稷。
不是曹真个人的事!
所以他只能照做。
“王司徒中了楚军的暗箭,不幸身亡!”
传令兵疾驰着宣扬此事。
激起了魏军的悲愤之心!
两军阵前,众目睽睽!
楚军竟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
“真以为我们是来受欺负的吗?”
“与楚军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魏军士气爆棚。
战斗,一触即发。
不久后,两军完成了列阵。
“众将士,此战关乎大魏江山社稷!”
“胜了,本将为尔等庆功!”
曹真声嘶力竭地呼喊。
喔喔――
咆哮声,排山倒海。
这是魏国最精锐的力量!
曹真一次次地打磨,将他们变成强军,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
“报!!”
“楚军主力,来了!”
斥候疾驰而回。
“将军,当趁着楚军立足未稳,提前袭击。”司马懿沉声道。
双方己经进入约战的状态,互相提防。
魏军这时候奇袭,虽然不怎么讲道义,但绝对不算违约。
曹真肩膀上,承担着太多的压力,提前抢攻算得了什么?
于是,他撕心裂肺地咆哮道:
“全军!突击!”
呜呜――
苍茫的号角声,裂开天地。
魏军都听到了震耳欲聋之音!
轰隆隆!轰隆隆!
二十万铁骑,逐渐加速。
马蹄声愈发密集,尘土飞扬。
大地颤抖着,仿佛地震。
这一幕,震撼寰宇!
在中原战场上,几乎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骑兵对决。
在草原上还有可能见到。
这是一场倾注了大魏国力的战争!
每一名魏卒,都不会懈怠。
因为,这也是属于他们的荣耀。
“杀吧!痛痛快快地厮杀!一决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