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晏臣深知时间紧迫,在与蓝曦臣商定计划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开始行动。
他凭借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很快就联系上了宋焰学校的班主任李老师。
电话接通,孟晏臣礼貌而急切地表明身份:“李老师您好,我是孟晏臣,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我妹妹许沁和宋焰同学关系比较好,我想向您了解一下宋焰在学校的情况,希望您能不吝告知。”
李老师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温和且带着一丝疑惑:“孟先生您好,宋焰啊,他在学校整体表现还算中规中矩,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不过这孩子心思似乎没完全放在学习上,对汽车相关的东西特别痴迷,经常在课堂上偷看汽车杂志,为此我还批评过他几次。”
孟晏臣心中一动,连忙追问:“那他在学校的品行怎么样?和同学们相处得融洽吗?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李老师思索片刻后说道:“品行方面,倒没发现有什么大问题,就是性格有点要强,有时候比较固执。和同学们相处嘛,有好有坏。他在汽车兴趣小组里跟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关系挺不错,但因为在一些汽车相关话题上太过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和其他同学产生过一些争执。”
孟晏臣继续问道:“最近这段时间,他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或者表现?比如有没有跟您提到过一些特别的计划之类的?”
李老师回忆了一下,说道:“最近确实感觉他有点浮躁,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更不集中了。而且他跟我说过,他有个关于汽车的大计划,想在这方面做出点成绩来,但具体是什么计划,他也没跟我详细说,只是说自己在努力推进。我当时还劝他要以学业为重。”
孟晏臣敏锐地捕捉到李老师话语中的关键信息,再次追问:“他没说这个计划跟谁一起做,或者有什么具体方向吗?还有,他说在努力推进,有没有提到是怎么推进的?”
李老师无奈地笑了笑:“他没说具体和谁合作,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认识了一些能帮他的人。至于推进方式,他也没讲清楚,就说自己有办法。我看他那神情,好像对这个计划充满信心,但又有点不切实际的感觉。”
挂了电话,孟晏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从李老师的描述来看,宋焰在学校的表现与他在孟家所展现出的形象似乎有某种关联。
对汽车的痴迷导致他在学习上分心,性格上的固执和要强,或许会让他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而那个所谓的“大计划”,听起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夸大的成分。
这一切都让孟晏臣更加坚信,宋焰接近许沁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目的。
孟晏臣意识到,仅仅从班主任这里获取的信息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不同角度的了解。
于是,他又开始联系宋焰的其他任课老师,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关于宋焰的信息。
他联系上了宋焰的物理老师张老师,寒暄几句后,首接切入主题:“张老师,您能跟我讲讲宋焰在您课堂上的表现吗?最近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行为?”
张老师说道:“宋焰这孩子,对物理中涉及汽车原理的部分特别感兴趣,经常问一些深入的问题。但最近,他似乎有点心不在焉,作业完成质量也有所下降。我问过他原因,他只是说自己在忙一些重要的事,但具体也没说清楚。”
孟晏臣接着问:“您觉得他口中的重要事情,会和他一首痴迷的汽车有关吗?”
张老师沉吟片刻:“很有可能。这孩子对汽车的热情超乎常人,我感觉他最近像是在筹备什么和汽车相关的活动,整个人心思都不在学习上了。”
通过与多位老师的沟通,孟晏臣逐渐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宋焰在校形象。
一个对汽车极度痴迷,为了与汽车相关的目标有些不务正业,且行为举止透着神秘和浮躁的高中生形象跃然眼前。
孟晏臣深知,这些信息还不足以完全揭开宋焰的真面目,但己经让他更加明确了调查的方向。
他决定继续深挖,从宋焰的同学那里获取更多信息,他相信,真相正在一步步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