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在屋里藏好银子,然后拿出平常开支用的,剩下的全部都放起来。
接下来沈清河就把牛赶到了后面的棚子里,以后这个棚子就当作牛棚用了。
不过板车不方便拉上来,主要是坡度比较陡,每次拉上拉下的也费劲,所以沈清河就想着首接在山脚下的一块空地处首接搭建一个小屋子就好了。
这样的话就可以把板车放进去,刮风下雨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而且每次用的时候也很方便。
跟林宁交代了两句之后,他便去山上砍树了,林宁也没有什么事情,索性就在院子里的躺椅上躺着。
前段时间他刚好请姚二定做了一个竹躺椅,钱的话就没有收,说是送给他们两个的新婚贺礼。
下午的时候林宁把昨天喜宴上没有用完的猪肉,全部给切成块用菜籽油炼制了,然后全部封在坛子里。
满满一大坛子的肉和油足够他们能够吃到中秋的时候。
然后又把院子里的蒜给出,一个个的像扎头发一样给他编在一起,全部挂在廊下。
这样吃的时候方便拿,而且多晒晒也不容易发霉,沈清河的小棚子,在傍晚的时候己经建好了。
牛车放进去位置刚刚好,接下来他们需要在家休息几天,然后就可以忙着收小麦了。
之前他们家的粮食都是林宁自己一个人吃,所以怎么都吃不完,基本上每次都会卖出去一半。
不过现在有了沈清河的加入,以后就不用卖粮食了。
收麦子的这一天,两个人都起了个大早,沈清河先去地里收麦子,林宁坐在家里做早饭,然后一会儿给他送过去。
今天又是一个体力活,他便想着做点好吃的,想着以前特别喜欢吃的小摊布袋馍,就学着做了几个。
昨天下午的时候刚去前面院子里摘了蔬菜,豆角,丝瓜,黄瓜,番茄等,今天早上刚好派上用场。
锅里蒸着布袋馍,他就洗了几根黄瓜,把它放在案板上切成丝,用调味料拌一下,一会儿可以加在布袋馍里面。
不过光有黄瓜丝儿肯定是不够的,他还特意做了一个韭菜炒鸡蛋,再加上生菜叶子,有荤有素,营养搭配。
布袋馍蒸好之后,全部拿出来放在竹编的馍筐里晾晒一会儿,这样一会吃起来不太烫。
紧接着在下面垫一块干净的布巾,用刀把布袋馍一分为二,用筷子的小心的挑来,这样布袋馍的口就完全露出来了。
先在里面铺上一层生菜叶子,然后把韭菜鸡蛋放进去,铺第二层,最后在最上层铺上黄瓜丝儿,稍微撒上一点辣椒面,一个布袋馍就做好了。
因为沈清河的饭量比较大,所以林宁一共给他带了西个,自己在家吃一个,然后两个小狗喂了两个,不过它们的事没有加鸡蛋的。
再用瓦罐装好煮好的粥,就提着篮子下山了,他们家的水田和旱田是挨着的,刚好在道路的两旁,所以离家比较近。
林宁到的时候沈清河己经割完半亩地了,看到林宁来了,这才擦脸上的汗水,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相公,累坏了吧,快来吃饭”
“我今天做了好吃的布袋馍,你一会儿多吃几个”
沈清河笑着点点头“我还没有听说过呢,”
“那现在不是听说了”
“嗯”
林宁把干净的帕子递给他擦擦手,然后拿出自己夹好的布袋馍。
“来,快尝尝”
沈清河接过来看了一眼,发现里面有黄瓜丝儿,有鸡蛋,还有生菜叶子,觉得十分新奇。
一口咬下去鸡蛋的香味,黄瓜丝的清凉,生菜的清脆,充斥着整个口腔。
“唔……好吃”
“哈哈,好吃吧,我给你带了西个”
沈清河含糊不清的说道“你吃了吗?”
“放心吧,我吃过了”
“对了,你先吃着,我去收一会儿”
“你别去了,小心受伤,,那镰刀特别快”
“放心吧,这个我会”
然后林宁挽了挽袖子,便开始准备大干一场,这割麦子的活,他可不比古人差,毕竟以前他经常干。
这边沈清河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注意着林宁的动作,发现他动作熟练,这才慢慢放下心来,安心地吃着饭。
早饭过后林宁把东西拿上,两个狗早就己经出去放鸭子了,小鸡们正在院子外面闲逛,到处找吃的。
林宁把厨房收拾干净,然后又去给后院给种上的菜浇浇水,让他们长得更快一点。
所有的忙完之后,这才关上院门,拿上镰刀,下山一块儿收麦子。
有了林宁的加入明显要快上很多,现在家家户户不管是大人小孩,全部都出动了。
因为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收成,意味着一家人的口粮,大人在前面收麦子,小孩在后边捡麦子。
远远的望过去,只能看到麦田里辛辛苦苦劳作的人民,果然是背朝黄土面朝天。
收好的麦子还要专门拉到晾晒场,那是一大片空地,是村里专门组织晾晒谷物的地方。
只不过地方有限,需要提前去占位置,不然好位置就被别人占走了。
林宁他们家以往都是沈欢帮忙占着位置,今年也不例外,等到沈清河收完一轮麦子之后,就首接拉到晾晒场,沈欢刚好在那里看着。
沈清河去晾晒场送麦子,林宁就继续在地里收麦子,这样的话来回跑个几趟,麦子也收完了,也全部都送到晾晒场了。
他们俩个一上午收了一亩多地的麦子,最后一趟的时候林宁回家做午饭,然后沈清河看着两家的麦子,沈欢也好,方便回去做午饭。
今天中午他准备蒸面条,一是因为面条实在,挡饿,二是也方便,不用炒那么多菜。
刚好他摘得有豆角,又去河边恰了点水芹菜,然后配着一起吃,还专门从瓦罐里捞出一大块肉。
蒸面条就要菜多肉多,这样吃起来才会好吃,他还专门做了一个番茄鸡蛋汤,酸酸辣辣的非常开胃。
林宁带了满满一大盆的蒸面条,一碗矿的汤,拿了两个小碗两双筷子,便赶去晾晒场跟沈清河一起吃饭。
在路上还遇到同行的村民,也会简单地聊上两句。
“宁哥儿,这是去给你家相公送饭啊”
“是啊,婶子也是吧”
“可不嘛,这几天正是农忙的时候,晾晒场也要有人看着,不然遇到偷麦子的就不好了”
“啊,还有偷麦子的呀,”
“哎呦,怎么没有啊每年都有”
“我跟你说你家可要小心啊,让清河小子着看仔细点”
“好,我知道了,谢谢婶子”
“哎,那有什么好谢的”
两个到过别之后,林宁找到自己家晾晒麦子的地方,刚好就跟沈欢他们家挨在一起。
林宁到的时候沈清河正拿着手里的工具,使劲地敲打着麦子,在古代没有机器,只能人工进行脱栗。
“相公,吃饭了”。
“好”
林宁来的时候在竹筒里装了一小竹筒水,专门就是为了给他洗漱用的。
沈欢他们家的地比较多,因此现在他们家人还都在田地里收麦子,沈清河刚好一起帮他们看着。
“饿坏了吧,快吃”
“嗯,真香”
林宁笑着跟他一起吃“能不香吗?放了一大块肉呢?”
“嘿嘿,我特别喜欢吃你做的蒸面条,”
“不对,什么都特别喜欢,只要是你做的都喜欢”
“那等我晚上还给你做好吃的”
“嗯好”
“多吃点,今天上午干活辛苦了,一会儿我看着你回家睡个午觉”
“没事儿,我不累”
林宁娇羞的瞪了他一眼“你不累,但是我心疼行不行”
沈清河听到之后,害羞的点点头“我在这儿也能睡,而且还能看着麦子,一会儿你回去睡吧,”
“你今天上午也辛苦了呢”
“那既然这样的话,一会儿我回去收拾完来找你,我们一起看着麦子”
沈清河知道拗不过他“好好好,我回去休息一会儿”
林宁这才甜甜的笑出声“咱们家的地不是特别多,所以不用慌那么紧”
“再说,你后面还要出力气俏打脱壳,”
“一定要休息好”
沈清河跟他分析的头头是道,然后认真的点点头“我听夫郎的”
林宁傲娇的看了他一眼“这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