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世界种田,但我是把剑?

第88章 三种可能性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异世界种田,但我是把剑?
作者:
有可云
本章字数:
5522
更新时间:
2025-06-24

妫川府沦陷、周克己的崛起,与此同时,北方的李天枢也做出了一件在别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事——与霍云决裂。

从利益算计的角度无法解释李天枢的行为,他的位置正在北方前线,此时和霍云分道扬镳,意味着他的军队将彻底失去从帝都运来的后勤,同时在北和南两个方向上,又要被异族威胁又要承担被霍云捅屁股的风险。

但从李天枢个人的愤怒上来讲,他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霍云杀了孙兴兆全家。

即使是一心投奔他的屈子白也不认为这是和霍云撕破脸皮的好时机,这完全就是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然而屈子白和其他部下的劝说李天枢这次一句都没听。

“我他妈最讨厌不讲信用的人了。”李天枢一拳砸下,身前的桌子哐当一声化为齑粉。

朴素的道德观与情感认同如果不是来自于教育,那便是来自于经历。李天枢这辈子第一次感受到害怕、绝望、痛苦,就是在他十七岁遭受到土匪军师托天梁背叛差点失去家人那天。

从那个时候起,他对于“背叛”就有着最朴素最深刻的仇恨,以此也发展出了对“守诺”的原始道德追求。

所以在他心里,这灵璧台不是帮你霍云打的,是答应好孙兴兆帮他攻占的,即使这个过程中孙兴兆自己出意外,他也要保护好对方的家人,哪怕是因此掉了声望值,被百姓认为是包庇坏人。

离开的时候,他甚至专门对灵璧台守军交待了留孙兴兆一家老小性命。在这样的前提,霍云屠戮孙家,这对李天枢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背叛”。

不管霍云有多强,兵力比自己多多少,这个性质在李天枢心里都不会改变。

屈子白眼见劝不过,只能摇摇头,留下一声叹息。

在李天枢宣布和霍云决裂的当晚,军队就发生了哗变。因为不少士兵的成分本来就是从霍云那边来的,大多数校尉也都是霍云的人。

不过稍微经历了一些世事的李天枢对这样的结局也有预感。他果断出手,以暴力手段进行镇压,专挑霍云阵营的中下层军官杀,一夜之间血洗军营,杀了近三百人。

想要发动叛乱或者说有胆子发动叛乱的人都被他物理开除了,这次哗变自然是镇压了下来,但军队的分裂也是不可避免的。

留下来的士兵,小部分是李天枢从土匪时期就招募的,还有一大部分是孙兴兆兵败身死后就在李天枢这里无处可去的残部,还有一部分是新招募的对霍云阵营没有那么高归属感的士兵或者被暴力镇压死了旧领导不敢再有叛乱想法的士兵。

还是有不少士兵在这次哗变中出逃,这种要么是往霍云控制的地区跑,要么就首接遁入山林变平民或者流寇了。

李天枢最后剩下的兵力,只有一万出头的规模了。

这一年,他十八岁,换成我,就是刚成年参加完高考后,兴冲冲地去享受正规网吧畅玩游戏的年纪。

回顾这个关键节点时,我也在想我会不会后悔当时没有靠技能去左右一些胜负,或者说要不要转过头来改变这一段历史?

这个问题就像对高考没有认真学习考上名牌大学会不会后悔一样。虽然没能让出题大人尽兴这点我有无法抵赖的责任,但我其实并没有太悔恨。

毕竟悔恨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没有意义了,人无法同时踏进两条河流,但你又怎么知道另一条河流就是更好的选择呢?

眼下的原始帝国,己经呈现出了三种可能性,一种是来自于文辉和徐海阔的理想,一种来自于周克己那独特的野心。李天枢在某种程度上和霍云并无差异,他们都是没有具体的政治抱负,只是遵循着本能、欲望这种东西往前走。

但本史官愿意将李天枢列为第三种可能,是因为他返璞归真的脑回路反而会让他之后的成长和决策充满变数,这和一眼就能看到最后会干什么的霍云大不相同。

比如,在镇压哗变后,为了摆脱霍云的势力范围,他大胆地决定将军队横穿鸠陵县,绕过金陵,首接往最边缘的妫川府和永宁府移动,理由是那边距离霍云这个恶心的家伙最远。

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妫川府还没有沦陷,霍秀龙的军队也没有过来拦截防御他。虽然这一步破有一点“兵行险棋”的感觉,主动往人类和异族交战的前线靠,但要是成功的话,就只需要面对异族部队,不用担心霍云袭扰,颇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利用前线平民对异族的仇恨,这也是个招兵买马刷声望的好机会。

但当屈子白询问李天枢此行的具体计划时。

他在“进攻异族”和“保卫妫川府之间”,选择了“进攻妫川府”。

屈子白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进攻妫川府?可是现在妫川府正在被异族大军进攻呀。”

李天枢拍了拍大腿:“无妨,我自有妙计,我们把妫川府抢占下来,他不是就不会被异族攻陷了吗?再说了我现在对霍云这狗东西恨得牙痒痒,但帝都太远了,打不过去,我首接去抢他个边远地区恶心他一手。如果我们到了之后妫川府没了,那就继续攻打永宁府。”

他这番话颇具魔幻气质,介于有道理和没道理之间,他用特别的脑回路进行错误的思考,然后得到了一个是似而非正确的结果。

这感觉就仿佛在产房外焦急等待的丈夫看到婴儿推开手术室的门出来,问他是保医生还是保护士。

“我这几天在先生的教导下熟读了兵书,我己经有一些文化了,你就放心吧!”李天枢反倒安慰起了屈子白。

“兵书?”屈子白愣住了,他很清楚自己并没有传授李天枢任何军事相关的知识,因为对方连字都不认识。

他仅仅是在对方要求下,教会了李天枢一千五百个字,并让他学习了《小儿识字谱》。这相当于小学三年级一半的识字量,不得不说李天枢学习能力还挺强的。

而这个异世界的《小儿识字谱》又是什么东西呢?作为李天枢接触到的第一本书籍,它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兵书了,充其量和我以前见过的那种儿童读物差不多,和什么《唐诗三百首(儿童注音版)》啊、《小蝌蚪找妈妈插画故事》类似。这本书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小孩子认字,然后夹带一些少儿适宜的童话寓言故事。

你要问我李天枢是怎么把这东西当成兵书并参悟出道理的,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我这个节骨眼又不会读心,别人心中的想法我倒是可以凭借经验大胆猜一猜,这李天枢在寓言故事里参透行军打仗之道的脑回路我是真理解不了。

这属于是超脱了文化知识符号的理解,和看着龟壳裂纹占卜差不多玄学了。

不过类似的经历我倒是可以说出一段,供参考。

记得还是小学的时候,五六年级的样子,学一篇课文名为《两小儿辩日》。那时候小学文化,老师还没讲的时候肯定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我前排那个成天上课睡觉没怎么听讲的家伙更是如此。

于是他在半睡半醒间,听到老师在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时,完全是失去上下文去理解的,我没觉得老师说的有啥问题,这篇课文不就是在讲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嘛,但他却一副梦中惊醒震撼不己的表情。

我刚想问他是不是睡觉把脑袋睡坏了,他鬼使神差地转过头,用惊讶中带着好奇的眼神问我。

“这孔子是谁,这人也太黄太暴力了吧?”

待到他三言两语进行解释后,我忍不住在教室里爆发出洪亮的笑声。

我俩后来到走廊站了一节课,所以对此事我印象比较深刻。

想必李天枢从《小儿识字谱》里面悟出什么玄学道理,其中缘由,应该类似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