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是重庆的七月,热浪裹挟着火锅的香气在大街小巷肆意流淌。正在内蒙和外蒙拓展的史国栋因火锅车研发问题回到了川中市。傍晚,史国栋站在中国涮之道火锅餐饮职业大学科研楼的顶楼,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眉头紧锁。这些年,学校为“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全国万余家门店输送了无数人才,可在内蒙和外蒙拓展,尤其是外蒙的拓展中,面对海外国外市场,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对,是人才,是能在国外拓展的复合型人才。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史国栋的沉思。是重庆火锅职业学院的焦院长打来的,电话那头满是焦虑与无奈,学院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希望能寻求合作。史国栋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个契机。
第二天一早,史国栋便驱车前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中路的重庆火锅职业学院。刚进校门,破败的景象便映入眼帘,教学楼墙面斑驳,操场杂草丛生,零星的学生脸上满是迷茫。与院长会面后,史国栋了解到,学院曾也是火锅人才的摇篮,但因教学模式陈旧,跟不上市场变化,生源逐年减少,债务越积越多。
回到自己的学校,史国栋召集了所有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开会。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大家对于收购合并一事看法不一。有人觉得这是个负担,重庆火锅职业学院积重难返;有人则看到了其中的潜力,两所学校各有优势,若能整合资源,或许能打开新局面。史国栋静静地听着大家的争论,等会议室安静下来后,他缓缓开口:“我们办学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推广中国的火锅文化和餐饮文化,让全世界都能品尝到中国火锅和美食。现在,我们有机会让这个梦想更进一步。重庆火锅职业学院虽然面临困境,但他们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只要我们能将两所学校的优势结合,一定能打造出更强大的火锅人才培养基地。”
在史国栋的坚持和努力下,学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艰难的收购合并谈判。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涌现。教职工的安置问题、课程体系的融合问题、债务的处理问题,每一个都像一座大山横在面前。史国栋既要处理外省的加盟拓展,白天奔走于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关系,晚上又和团队一起熬夜制定解决方案。
最棘手的当属教职工的抵触情绪。重庆火锅职业学院的老师们担心合并后自己会失去工作,或者在新学校得不到重视。史国栋亲自走访每一位老师,倾听他们的担忧,耐心解释合并后的规划。他承诺,不会轻易辞退任何一位老师,全体教职员工,除学习培训出差,全部仍在重庆校区上班,合并后还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重新安排岗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课程融合方面,史国栋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将中国涮之道火锅餐饮职业大学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与重庆火锅职业学院扎实的理论教学相结合。他们重新编写教材,邀请行业内甚至国外的大师参与课程设计,力求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高超实践技能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收购合并事宜终于尘埃落定。新的学校更名为中国火锅烹饪大学,消息一经公布,便在火锅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在期待,这所全新的大学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新学年开学那天,川中主校区里热闹非凡。来自两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齐聚一堂,虽然彼此还很陌生,但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史国栋站在开学典礼的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然而,新学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在接待国外考察团时,学生们的表现暴露出了问题。虽然他们的火锅烹制技术精湛,但在文化讲解和沟通交流方面却不尽人意,考察团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了质疑。这让史国栋意识到,仅仅培养技术人才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于是,史国栋立即组织教师团队开会,考虑到以后火锅和美食,还要向全世界推广,因此一致决定增设外训系,增加外籍学生的招收,并为国内学生增加文化课程和外语课程,同时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他邀请了国外土生土长的中国华侨文化学者来校授课,讲述国外火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聘请了部分美英籍外教,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中国火锅烹饪大学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定,国外大学生与国内大学生享受同样的待遇,甚至要缴纳更高一点的学费,决不允许外国籍大学生在中国的土地上搞特权。
在史国栋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火锅烹饪大学逐渐走上正轨。学生们在各类火锅大赛中屡获佳绩,学校与多家海外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上午九点,中国火锅烹饪大学的实训楼飘出阵阵鲜香。史国栋推开外训系的玻璃门,正撞见法国米其林三星主厨皮埃尔·雷诺正蹲在灶台前,用镊子小心翼翼地调整火锅配菜的摆盘角度。这位银发老者面前,九宫格红汤锅底翻滚着细密的琥珀色油花,与他手边排列整齐的分子料理工具形成奇妙的反差。
"史总裁,您看这道'分子毛肚'。"皮埃尔戴着白手套,将一枚裹着液氮冰霜的毛肚球放入骨瓷勺,"传统脆嫩口感结合低温处理,能让食客在咀嚼时感受到三种层次的爆破感。"他身后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油温、PH值和分子结构变化曲线,这让围观的师生们发出阵阵惊叹——他们从未想过,看似粗犷的火锅竟能与精密的科学实验结合。
意大利米其林二星主厨露西亚·罗西的课堂更像是一场感官革命。她将香草黄油倒入铜制火锅,用温度计严格把控在68℃:"温度每升高1℃,乳脂的风味释放就会改变17%。"说着,她取出一台小型质谱仪,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精准分析着汤底的香气成分。当她把现磨的松露粉撒入锅中时,整个教室弥漫着黑巧克力与森林泥土交织的独特气息,有学生小声嘀咕:"原来火锅的香气也能像香水一样进行前调、中调的调配。"
最震撼的当属日式怀石料理大师木村隆之的课程。他带来了价值百万的真空低温烹饪设备,将重庆老火锅的经典食材进行解构重组。"鸭血需要在62℃的高汤中慢煮12小时,才能达到果冻般的质感。"木村戴着放大镜,用手术刀般的刀具将鸭血切成0.3毫米的薄片,"每一片都要保持细胞完整,这样在口中才能产生丝绸般的触感。"学生们围在显微镜前,看着鸭血细胞在慢煮过程中的变化,彻底颠覆了对传统火锅食材处理的认知。
管理课程同样令人耳目一新。米其林评审顾问安娜·陈展示的全球餐饮数据系统,能实时追踪食材溯源、能耗管理和顾客情绪分析。"你们看,这是纽约分店上周的热成像图。"她点击屏幕,餐厅座位分布瞬间呈现出不同颜色的热力区,"红色区域说明客人对辣度不满意,蓝色区域表示服务响应速度需提升。这些数据能帮助我们在24小时内完成运营调整。"
三个月的驻教期结束时,学校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结业展。学生们将学到的技术融入传统火锅:有的用分子技术制作出会冒烟的贡菜,有的运用低温烹饪锁住牛肉的鲜嫩汁水,还有人设计出能根据顾客体质调整汤底配方的智能火锅设备。史国栋站在展台前,看着德国餐饮协会代表认真记录数据,欣慰地发现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技术,更掌握了"以科学解构美味,用数据驱动创新"的思维方式。
这场中西烹饪的碰撞,让中国火锅烹饪大学的实验室里多了气相色谱仪、分子料理机等精密设备,课程表中出现了《风味化学》《餐饮大数据分析》等新科目。当第一批获得米其林认证的中国火锅料理师走出校门时,他们带去的不仅是麻辣鲜香的中国味道,更是融合东西方智慧的餐饮新理念。
中国餐饮要走向全世界,除了有世界性的标准教学,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火锅之外,史国栋将自己的目光盯向了全国的十三大菜系?。
中国十大菜系包括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赣菜和楚菜?,其中前八种为传统八大菜系,后两种为近年补充的常见分类。??为何史国栋盯上十三大菜系呢?由于国内划分上,有许多业内人士将京菜、沪菜、辽菜等列为十大菜系,石国栋一想,这三大菜系近些年发展也特别迅猛,与时俱进嘛,对外推广时就可以将这13大菜系全部列为中国的传统菜系加以推广。这十三个菜系各有特点:
?鲁菜?:起源于山东,以咸鲜为主,擅长爆、炸、扒等技法,代表菜有葱烧海参、九转大肠。??
?川菜?:以麻辣著称,分上河帮、小河帮、下河帮三派,代表菜包括麻婆豆腐、夫妻肺片。??
?粤菜?:涵盖广州菜、潮汕菜、客家菜,讲究清鲜嫩滑,代表菜如白切鸡、潮汕牛肉火锅。??
?苏菜?(淮扬菜):以清淡精致闻名,注重刀工和汤料,松鼠桂鱼、蟹粉狮子头为其经典。??
?闽菜?:以海鲜见长,擅红糟调味,代表菜有佛跳墙、荔枝肉(未首接提及,但属传统分类)。??
?浙菜?:突出鲜嫩软滑,杭州菜为代表,如西湖醋鱼、龙井虾仁。??
?湘菜?:香辣浓烈,以剁椒鱼头、腊味合蒸为特色。??
?徽菜?:重油重色,擅长炖烧,火腿炖甲鱼是典型。??
?赣菜?:江西地方菜,以咸鲜辣为主,代表菜包括藜蒿炒腊肉、三杯鸡。??
?楚菜?(鄂菜):湖北风味,注重蒸煨技法,武昌鱼为其名菜。?
而这些年,京菜、沪菜、辽菜在中国也是大行其道,这三种新型菜品,能大行其道是有其根本原因的,史国栋是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后发现的。
京菜:宫廷与市井的融合,浓醇厚重。其特点:选料讲究,多用山珍海味(如燕窝、熊掌),也善用平民食材(如白菜、豆腐),注重宫廷菜的精致与市井小吃的烟火气结合。烹饪技法多样,以爆、烤、涮、烧见长,口味偏重咸鲜,调味讲究醇厚,擅长用酱、葱、蒜提香。造型庄重,讲究排场,菜名常带历史典故,兼具饮食与文化内涵。经典名菜:北京烤鸭和葱烧海参。
沪菜:甜咸适口,精致细腻的江南韵味。特点:口味偏甜咸,擅长用糖提鲜、酱油增香,调味讲究平衡,兼具江南水乡的清雅与上海海派文化的包容。食材以河海鲜、家禽为主,注重时令,烹饪技法以红烧、糟醉、生煸为主,菜品色泽红亮,卤汁浓稠。菜量精致,摆盘讲究,既有本帮菜的浓油赤酱,也有改良后适合现代人口味的清鲜菜式。经典名菜:红烧肉(本帮红烧肉)和水晶虾仁。
辽菜:粗犷大气,东北风味的豪爽与醇厚。特点:食材以山珍(如熊掌、飞龙)、野味、家禽为主,兼具满族、朝鲜族饮食特色,口味偏重咸鲜,辣度适中,善用酱、炖、烧等技法。烹饪风格粗犷大气,菜量实在,注重食材本味,讲究“一锅出”的热闹感,兼具东北人豪爽的性格特质。受地理环境影响,冬季菜品多温热滋补,擅长用炖、焖等技法保留热量。经典名菜: 锅包肉和小鸡炖蘑菇。
作为国家中式烹饪一级技师的史国栋,虽然后来又进修成为了国家高级火锅技师,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中式餐饮的深造和不断学习。
″将″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推广到全世界去,自然很好,但到全世界去推广中国的餐饮文化,仅仅一个火锅就显得略微单薄,如果能将中国的十三大菜系经典菜品推向全世界,必将在全球造成极大的轰动。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是要加强内功的修炼!要想将中国火锅文化、烹饪文化和经典菜品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自己要走的路还十分漫长,中国火锅烹饪大学合并后,自己一首觉得缺点儿什么?原来是十大菜系的教学引进工作,必须在出国推广前,在大学提前培养出一批能在国外推广实操的复合型国际应用人才"。史国栋心里暗暗的想着。
这样想着的时候,史国栋正站在哈尔滨市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黑龙江省总店的楼顶观景平台上。那天,史国栋完成了黑龙江的拓展工作,准备返回川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