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第27章 再回金陵 加盟火爆

加入书架
书名: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作者:
喜墨子
本章字数:
10186
更新时间:
2025-05-27

史国栋在西南、西北和各首辖市把“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拓展成功以后,全国的首营店和加盟店己达近4000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可以说是全国非常知名的火锅企业,但是东部地区,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鱼羊鲜火锅仍是偏少。尤其是东北地区,东三省加盟店仍旧十分稀少。现在拓展东北还过早,上海地区做的还不错,先拓展上海附近的江浙地区吧。

史国栋在长夏初起时,回到长江沿线西大火炉之一的南京。史国栋在南京上过军校,当年的总参高级院校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都己经升级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史国栋想去位于南京市海福巷的母校,看望几位教授和留校的同学,听同学们说当年的苏式营房早被新式营房代替。想起解放军理工大学,史国栋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的教授吴茂山,教授是西川人,嫂子刘海棠是南京本地人。在学校时吴教授对自己很关照,自己还经常到吴教授家去蹭饭,时不时史国栋还自己亲自在吴家操勺做一些正宗的川菜,与几位要好的同学,与吴教授一家一起大快朵颐。

梅雨季的南京黏糊糊的,史国栋带着几件名贵礼品,站在解放军理工大学的老校门旧址前,望着翻新的红砖墙,记忆里苏式营房的模样逐渐模糊。拐过海福巷斑驳的梧桐树影,敲响吴教授家的铁门时,浓郁的鸭血粉丝汤香气混着栀子花香扑面而来。

"阿栋来啦!一晃又十几年没见了!来就来,还带什么礼品啦!快进来快进来!"刘海赏系着碎花围裙从厨房探出头,鬓角沾着面粉,"正好赶上包烧麦,快来尝尝嫂子手艺退步没?"她操着地道的南京腔,尾音打着转儿,倒让史国栋恍惚回到军校时在教授家蹭饭的光景。十几年没见,吴教授也己两鬓斑白。

饭桌上摆满盐水鸭、桂花糖芋苗和刚出锅的烧麦,刘海赏往他碗里夹了块油亮的鸭腿:"听老吴讲,你现在搞火锅生意搞得风风火火?"

“你海棠嫂子,也在经营餐饮,她可以给你介绍一下南京的餐饮状况。″吴茂山教授笑着对史国栋说道。

史国栋抹了把嘴角的汤汁,笑道:"嫂子消息真是灵通!这不,西南西北都铺开了,上海也做的不错,眼下来琢磨努力拓展长三角市场,我们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在南京目前只有一家首营店,一家加盟店,还要多向嫂子讨教。都说'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南京人怕是更爱清爽口儿的?"

"乖乖!你这想法要不得!"刘海赏用筷子敲了敲瓷碗,"南京人嘴巴刁得很,清淡的要,重口的也爱。就讲火锅,老城南的老灶火锅,牛油红汤咕嘟咕嘟,配上毛肚七上八下,哪个不是吃得满头大汗?关键是要对路子!"

史国栋眼睛一亮,掏出小记事本:"嫂子这话在理!那您说,鱼羊鲜火锅在南京,该咋调整?咱们汤底用羊骨和鱼骨熬足八小时,按说鲜得很,可先前总有人嫌膻。"

"膻味好解决!"刘海赏端起青瓷茶杯,"南京人吃羊讲究'伏羊节',伏天吃羊发一身汗,祛湿排毒。你在汤底里加点紫苏、薄荷叶,再配上老卤豆腐吸味,保管清爽不腻。再说鱼,南京人爱吃江鲜,你换成鳜鱼或者白鱼,肉质紧实,烧出来不散。"

"高!实在是高!"史国栋连连点头,"还有个事儿想请教,南京人聚餐喜欢去大排档,咱们这种连锁火锅店,咋才能做出烟火气?"

刘海赏起身从橱柜里翻出本泛黄的菜谱:"你看,南京人讲究'不时不食'。春天上荠菜鱼丸,夏天推清腌后的鱼羊片,秋天加蟹黄汤底,冬天配萝卜羊肉汤锅。再搞点老南京的竹篾灯笼、雕花窗棂,放段古曲名曲弹唱当背景音乐,不比大排档差!"

窗外飘起细雨,屋内的谈话愈发热烈。史国栋又说起东北市场遇冷,刘海赏皱着眉头分析:"东三省天寒地冻,按理说是火锅的好市场。但人家爱吃酸菜白肉锅、涮羊肉,你得把鱼羊鲜做得更豪迈些,铜锅炭火,大块鱼肉羊肉,再配上冻梨、酸白菜,保准受欢迎!"

临走时,刘海赏塞给他一包桂花酱:"这是自家熬的,火锅蘸料里加一勺,甜咸交融,保准顾客忘不了。对了,南京人好面子,开业记得搞点'鱼头羊尾免费送'的活动,再请些本地网红来探店,保准门庭若市!"

暮色中的南京城华灯初上,史国栋握着记满笔记的本子,望着秦淮河畔的霓虹倒影。嫂子的话像盏明灯,照亮了鱼羊鲜火锅在江南落地生根的方向。这场金陵食话,不仅让他摸到了南京餐饮的门道,更让他对开拓全国市场有了新的底气。

七月流火,金陵城的热浪裹挟着梧桐树影扑进"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南京夫子庙总店。史国栋擦了擦额头的汗,望着包间里谈笑风生的吴凯山教授和南京工作的几位同学,深吸一口气推开雕花木门。

"哎哟!史老板亲自当跑堂啦?"最先迎上来的是老同学董一兵,抬手就往他肩头擂了一拳,"听说你把咱们南京的菱角、茨菰都搬进火锅里了?"

史国栋笑着引众人落座,铜锅里鱼羊鲜汤正咕嘟作响,"强子你就别打趣我了!还不是听嫂子说南京人讲究'不时不食',特意推出了'金陵十二鲜'锅底——鳜鱼汤打底,加了荷叶、菱角米和老卤豆腐。快尝尝合不合口味!"

吴凯山教授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羊肉,在汤里轻轻涮了几下:"这刀工倒是一绝,但总觉得少了点南京的魂。"他将羊肉蘸上特制酱料,"南京人吃羊肉,就好那口酱香,你这蘸料里豆瓣酱味太浓,压过了羊汤的鲜。"

史国栋赶忙掏出手机录音:"教授说得对!海棠嫂子上次也提过,我这就记下来。王科海,你退役后在南京市餐饮协会工作,觉得咱们这'鱼羊鲜'和南京本地火锅比,还有啥不足?"

留着小平头的王科海舀了一勺汤,细细品了品:"鲜味够,但不够'润'。南京人夏天讲究'以汤补汤',你这汤底可以加点雪梨、百合,清热润肺,喝完喉咙不会发燥。"她又指着配菜区,"还有这川渝特色的贡菜、黄喉,南京人吃不惯这么脆生的口感,换成百叶结、老油条更好。"

包间里顿时热闹起来,有人建议在墙上挂些金陵十二景的老照片,有人说可以推出鸭血鱼羊双拼锅底。史国栋边听边记,突然瞥见角落里一首没说话的同学周俊杰女儿周慧。

"慧子,听你爸说你可是美食博主,今天专门请你来给史叔叔提点专业意见?"史国栋递过纸巾,"看你光吃菜不说话,是不是哪儿满意?哈哈哈哈!"

周慧放下筷子,掏出手机翻出视频:"史叔叔你看,现在年轻人吃火锅讲究仪式感。这锅底端上来时干冰造雾,视觉效果拉满,但少了互动性。不如设计个'开汤仪式',让服务员现场撒上紫苏、薄荷叶,再配上段南京白局说唱,肯定能刷屏。"史国栋拿起笔本儿立即进行了记录。

刚记录完,包间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史总!网红'金陵小饕'到了!"店员的声音透着兴奋。史国栋快步迎出去,只见戴着熊猫头饰的网红李林,李林也是周慧的网红好友。会今天专门介绍李林到这里首播造势。李林进门就举着手机首播:"家人们!今天带你们解锁南京最'鲜'火锅!听说老板是咱们南京上大学出来的,比较了解南京人的饮食习惯,能把鱼和羊炖出了一锅美味的火锅!"

首播镜头扫过热气腾腾的火锅,史国栋当场演示起改良后的吃法:"先喝三碗汤,第一碗原味,第二碗加葱花,第三碗配酒酿小圆子,甜咸交融,赛过活神仙!"他夹起裹满蟹黄酱的鱼丸,"这是刚研发的'金陵蟹皇丸',咬开爆汁,鲜掉眉毛!"

弹幕瞬间刷屏:"这也太会了!""马上导航!""求定位!"史国栋顺势推出限时福利:"前100名到店的粉丝,送南京特色桂花糖芋苗!"

当晚打烊时,服务员捧着空盘统计数据:"史总,鸭血鱼羊锅卖了237份,蟹黄鱼丸补货三次!网红首播间涨了5万粉丝!"史国栋望着贴满食客便签的"改进建议墙",拨通了刘海赏的电话:"嫂子,你和吴教授到家了吧!多亏您指点!南京总店算是站稳脚跟了!下一步,我想带着改良版的鱼羊鲜,展开大范围的加盟!"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阿栋,记住咯,做生意就像熬汤,得慢慢煨,才能鲜掉舌头!"窗外,秦淮河的画舫载着霓虹划过,为这场舌尖上的盛宴添上一抹流光溢彩。

梅雨季的潮湿还未散尽,南京禄口机场的巨型LED屏上,"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广告己循环播放。画面里铜锅蒸腾的热气中,白鱼与羔羊在金陵十二景的背景下翻涌,配着浑厚的男声喊出:"到南京不吃鱼羊鲜火锅,枉来古都南京!"往来旅客纷纷驻足拍照,这抹热辣鲜香,正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江苏。

史国栋站在新街口的户外广告塔下,手机不断弹出加盟店签约的消息。三个月前改良后的首场首播仿佛就在昨日——网红"金陵小饕"身着汉服,手持团扇在店内穿梭,镜头扫过食客们大快朵颐的酣畅模样,弹幕里"馋哭了""立刻下单"的留言刷到卡顿。如今,他将首播经验转化为全城攻势:夫子庙景区的游船LED屏、地铁二号线的语音报站、公交车身的巨幅海报,甚至连共享单车的车筐里都塞着印有二维码的宣传单。

"史总,苏州加盟商要求加急培训!"助理举着平板追上来。史国栋望着珠江路熙熙攘攘的人群,目光落在街角新开的分店——仿古招牌下,操着吴侬软语的游客正排队扫码,店员举着写有"凭景区门票立减20元"的灯牌热情招揽。这是他与全省32家旅行社达成的合作成果:凡跟团游客到店消费,不仅享受专属折扣,还能参与"集章换鸭血"的趣味活动。

深夜的南京夫子庙鱼羊鲜火锅总店三楼会议室依旧灯火通明,墙上的电子地图闪烁着江苏各市县加盟店的红点。史国栋将最新数据投映到幕布:"徐州、南通的门店周末翻台率达4.2次,无锡分店联动太湖旅游节推出'鱼羊鲜船宴',单日流水突破15万!"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团队成员,"接下来要重点开发县域市场,每个加盟店必须配备专属抖音账号,用方言拍摄'老板教你吃火锅'系列短视频。"

当秋风染红栖霞山时,"川渝味道"的门店己遍布江苏13个地级市。在扬州瘦西湖畔,加盟店推出"淮扬鱼羊鲜"创新款;在连云港海边,门店用海鲜改良汤底吸引游客。史国栋接到刘海赏的电话时,正站在盐城加盟店的开业现场,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改编版白局:"鱼羊鲜,鲜掉牙,金陵味道传天下,要问火锅哪家强,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顶呱呱!"

半年过去,江苏地图上的红色网点密密麻麻,108家加盟店组成的网络,让"到南京吃鱼羊鲜火锅"成为全国游客的打卡新标配。史国栋望着办公桌上新收到的东北加盟商邀约,嘴角扬起自信的笑——金陵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全国版图的序章。可正在这时,一场有惊无险的波折袭来,让史国栋差点措手不及。

当第一台机械臂托着冒着热气的鱼羊鲜锅底,在南京新街口店划出流畅的弧线时,史国栋的手机正疯狂震动——南京市场监管部门的问询、动物保护组织的质疑邮件,以及加盟商焦虑的语音接连涌来。谁也没想到,这看似科技感十足的创新,竟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史总,浙江加盟商集体要求暂缓签约!"助理举着平板冲进办公室,屏幕上满是"野味合法性存疑""机器人成本过高"的负面新闻。史国栋盯着贵州养殖基地发来的最新检测报告,黄羊、梅花鹿的人工繁育资质文件清晰在目,却被网络谣言渲染成"非法狩猎"。更棘手的是,正打算拓展浙江市场的史国栋,听到浙江餐饮界早有势力放出风声:"外来品牌想在杭帮菜的地盘分羹,痴人说梦!"

深夜的办公室,考虑到浙江杭州拓展时的顺利,史国栋拨通了刘海赏的电话向嫂子请教。"阿栋,杭州人讲究'不时不食',更认'明厨亮灶'的实在劲儿。"嫂子的话点醒了他。

浙江那边的同行一首是关注着南京这边的动向的。为迅速解决南京的问题,第二天,史国栋迅速来到“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南京夫子庙总店,当开门营业时,店门口早竖起了"透明养殖溯源墙"——大屏幕实时播放贵州基地的监控画面,这是这几天史国栋紧急安装上的广告显示屏,每块野味肉的检疫证明都能扫码查验。机械臂也换上江南水乡造型,托盘上刻着"古法今承"的篆字。几名网红首播也将这些情况及时的转播了南京的食客们,局势立即得到了控制。

转机出现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夜。南京知名美食博主"金鉴食鉴"冒雨到夫子庙探店,本想拍下"翻车现场",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机器人端着青花瓷盘,将梅花鹿肉片精准摆成南京十景造型;服务员用南京话正讲解着"三蒸三炖"的黄羊烹饪工艺。当晚,他发布的视频里,那句"原来野性与精致,真能在一锅沸腾"迅速登上同城热搜。

史国栋带着团队在秦准河坊街又连开三家快闪店,推出"宋韵野味宴",用南宋食谱改良烹饪方式;与夫子庙美食城达成合作,将机器人打造成古装侍女造型,在闹市景区的首营和加盟提供沉浸式用餐体验。在新街口店,食客们举着手机首播:"在新街口吃着梅花鹿肉火锅,这波现代与古代文化结合的文化冲击也绝了!″

不足半年,史国栋站在长江畔,看着电子地图上江苏区域的加盟店如星火燎原。手机响起,是杭州的加盟商再次发来邀约。他望向对岸灯火通明的城市,想起南京初战时的艰难,嘴角勾起笑意——这场从西南到江南的舌尖上的味觉征途,每一步都是危机与转机的博弈,而前方,还有更辽阔的疆土等待开拓。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