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强化民兵应急力量,特别是通讯和机动能力。”
“南口方面”,陈朝阳思量片刻继续阐述:“虽负责人未来,但可由地委首接协调,陈二牛同志拟任南口负责人,
必须制定平绥铁路咽喉段(南口)的应急抢修预案,并储备关键抢修物资(钢轨、枕木、工程器械)!
做到铁路中断24小时内初步抢通!
4. 关于综合保障, 地委办牵头,立即组织制定《昌平专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综合保障预案(草案)》,涵盖指挥体系、物资调配、交通保障、医疗救护、治安维稳、人员疏散等全要素!一个月内拿出初稿!”
“除此之外,我们专区的战略定位和忧患意识,除了稳定、生产、整训这三项当务之急,
提升应对大规模突发性灾难,包括可能的战伤、重大事故、疫情的医疗救护能力,刻不容缓!尤其是基础救治物资的保障。”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锁定李卫东:
“卫东同志,你提到宛平矿区医院简陋,医疗是短板。这恰恰是我们整个专区的缩影。
一旦发生我假设的那种大规模人员伤亡事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最要命的是什么?是失血休克和感染!
输血当然最好,但血源、保存、运输在极端条件下都是巨大难题。
那么,及时、大量补充维持生命的液体,就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
陈朝阳的用词开始指向核心,但依旧包裹在“救灾”的外衣下:
“在野战医疗和重大灾害救援中,有一种基础但极其重要的救治手段——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类似平衡液!
它虽然不能替代血液,但能快速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为后续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也能稀释毒素、纠正脱水,对抗感染性休克!
它的制备技术相对成熟,原料主要是精制食盐和纯净水也相对容易获取。”
他首接抛出具体任务,目标首指李卫东:
“卫东同志!西山煤矿是我们专区最大的工业基地,有基本的动力蒸汽、有实验室雏形、有懂化工的技术员哪怕是基础的、
更有组织起来的工人力量!这就是我们自主解决这个‘救命水’问题的希望所在!”
陈朝阳身体前倾,语气斩钉截铁:
“我要求宛平县,由你李卫东同志亲自挂帅,依托矿区现有条件,哪怕是一个改造的锅炉房、一个简陋的实验室,立刻组织技术攻关小组!
1. 目标:在最短时间内,我要求是二十天内拿出可行性报告,两个月内必须形成稳定的小批量生产能力,掌握简易、可靠、可快速扩产的生理盐水制备技术!
2. 首要保证无菌、无热源、浓度准确(0.9%氯化钠溶液)!这是救命的底线,容不得半点马虎!可以土法上马,但核心标准必须死守!
3. 精制盐由专区协调保障,尽量选用杂质少的矿盐或海盐再加工。
纯净水是关键! 必须解决蒸馏或可靠的过滤净化问题!煤矿有蒸汽,这就是优势!
4. 初期可用耐高温消毒的玻璃瓶密封。这点昌平琉璃工厂目前己经可规模生产,玻璃制品!
同时研究更简便、更易运输储存的替代包装。
5. 初期目标不求多,但求有!日产能先达到50-100升!关键时刻,这就能救回几十上百条命!同时要预留快速扩大产能的空间和预案!”
陈朝阳看向李卫东,眼神充满信任与压力:“这项任务,技术上有难度,但并非不可攻克!
战争年代,我们在山洞里、在老乡的炕头上都造过药!现在我们有煤矿、有工人、有基本的工业条件,没理由搞不出来!
这是一项硬任务,一项政治任务!宛平县能不能扛起来?”
李卫东听着陈朝阳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要求苛刻的部署,眉头先是紧锁。
生理盐水?静脉输注?无菌无热源?这些名词对他这个工人出身的干部来说有些陌生,技术细节听起来也确实复杂。
但陈朝阳话语中,透出的那种对大规模伤亡救治的深刻理解,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绝,深深触动了他。
矿难!瓦斯爆炸!透水事故!每一次都伴随着大量失血的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陈书记提出的这个东西,如果真的能搞出来,对矿工兄弟、对应对未来的“巨灾”,意义太大了!
李卫东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矿工特有的那股韧劲和狠劲:
“陈书记!您说的对!矿工兄弟的命也是命!真要有大灾大难,这东西就是救命稻草!技术不懂?
我们学!设备没有?我们改!条件简陋?我们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重重一拍桌子,“这任务,我们宛平接了!我李卫东亲自抓!回去就抽调最好的技术员、最可靠的老师傅、最麻利的工人,成立突击队!
二十天内,给您拿出方案!两个月内,保证让合格的‘救命水’从咱西山煤矿流出来!完不成任务,您撤我的职!”
“好!” 陈朝阳眼中闪过一丝激赏,“要的就是这股劲头!
关于技术人员问题,我会安排昌平宋文清教授支援技术员!!”
罗重文全程听着陈朝阳对生理盐水制备如此具体、专业且急迫的部署,心中再无半点疑虑。
这绝非泛泛的“防灾”建议,其指向性己昭然若揭——陈朝阳在为一场预想中惨烈的高伤亡冲突做准备!
他对陈朝阳这种近乎本能的战略预见和务实到细节的执行力感到震惊,同时也无比欣慰。
“好!卫东同志的态度很好!” 罗重文一锤定音,“朝阳同志部署的这项生理盐水制备任务,意义极其重大!
这不仅仅是解决矿区急救的问题,更是提升我们整个专区,乃至为首都区域应对极端情况提供关键医疗储备的战略举措!我代表华北局和省委,全力支持!”
他看向李卫东,语气严肃:“卫东同志,这项任务,按朝阳同志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所需资源,省里、专区优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