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

第24章 鞭影惊山

加入书架
书名:
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
作者:
风云八百里
本章字数:
7476
更新时间:
2025-05-26

湘西山雨来得猝不及防,如泼墨般浇湿吊脚楼的青瓦时,林小羽正蹲在火塘边观察那杆赶山鞭。鞭身由七十二节黄藤缠成,每节嵌着三枚青铜铃铛,鞭头是淬过火的铁蒺藜,倒钩里还沾着半片野兽的皮毛。老猎人田守业蹲在竹椅上,用兽角刀刮着靴底的红泥,刀疤从眼角斜贯至下颌,像条冬眠的赤链蛇。

"赶山鞭不是耍花枪,"老人往火塘里添了块松脂,青烟裹着松木香腾起,"当年我们苗家猎人在辰州符地界走山,遇见熊瞎子要掰手腕,遇着山魈要比脚力,这鞭是保命的家伙。"他突然抬手,鞭梢如灵蛇般卷住房梁上的熏肉,轻轻一扯,油晃晃的野猪腿便落入陶盆,铃铛却未发出半分声响。

林小羽注意到田守业握鞭的手法:食指扣住第三枚铜铃,拇指抵住藤节凹陷处,手腕翻转时,鞭身会形成特定的螺旋轨迹。他接过赶山鞭,鳞片在掌心聚成细小吸盘,稳稳咬住粗糙的藤纹。这兵器比想象中重,黄藤里裹着五尺长的精钢芯,挥动时能听见钢芯与藤节摩擦的沙沙声,混着铜铃的暗哑余韵,像极了深山里的夜枭低鸣。

摄影组在吊脚楼外架起防水摄像机,陈墨要求捕捉"山林兵器的呼吸感"。镜头掠过火塘上的铜鼎,田守业用鞭梢拨弄燃烧的火炭,火星溅在他布满老茧的手背上,竟被皮肤弹开——那是常年与荆棘野兽搏斗形成的角质层,比林小羽的鳞片更粗糙,却有着相似的防御机理。

"先学'辨山音'。"老人领着林小羽走进雨幕,湘西特有的"喀斯特肺叶"地貌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参差的石峰间,苔藓覆盖的岩隙里藏着无数回声腔。田守业突然甩鞭,七十二枚铜铃同时震颤,不同音高的铃声撞在石峰上,竟形成层次分明的音浪,如涟漪般向西周扩散。

林小羽闭上眼,鳞片在眉心聚成三棱镜状,听觉瞬间被放大二十倍:他听见雨滴撞击不同植被的声响——阔叶竹是沉闷的"扑",针叶松是清脆的"嗒";他分辨出三十种以上的鸟鸣,其中混杂着岩松鼠啃食坚果的细碎动静;最奇妙的是赶山鞭的余韵,铜铃的高频振动与钢芯的低频震颤形成谐波,在他听来宛如两套重叠的密码,正破解着山林的隐秘。

"好个'顺风耳'!"田守业又甩一鞭,这次故意让鞭梢擦过岩石,刺啦声中,林小羽精准捕捉到鞭身藤节的摩擦频率——那是换招的信号。数据屏显示,他的听神经正在自动解析声波图谱,将环境音转化为三维空间模型,这与盘古基因强化的回声定位能力异曲同工。

正式训练在"龙涎谷"进行,那是条夹在两座危峰间的狭谷,谷壁布满蜂窝状溶洞,传说曾有孽龙在此吐涎成雾。田守业点燃三柱艾草,插在谷口的牛头图腾前:"赶山鞭七十二式,招招要见血光。第一式'山鬼探路',是用鞭梢扫探五步内的陷阱。"他示范着侧步甩鞭,藤鞭如流水般贴着地面游走,铁蒺藜突然勾住块腐叶覆盖的石板,扯开来竟是个深丈许的捕兽坑。

林小羽依样而为,鳞片在小腿化作细刺状,增强皮肤对地面震动的感知。当鞭梢触到第三块松动的石板时,他本能地旋身,赶山鞭在空中划出半圆,铁蒺藜勾住头顶垂下的野藤,竟借力荡过坑洞——这招本是避险,却暗合鞭法中"借势打力"的精髓。田守业挑眉:"你这身法...像猿猴多过像人。"

真正的挑战是"鞭锁狂龙"。田守业在谷中竖起七根碗口粗的青冈木,模拟发狂的野象。林小羽需在木柱间穿梭,用鞭法缠住"象腿",使其无法冲撞。第一次尝试时,他挥动赶山鞭去缠第三根木柱,却因藤鞭回弹速度不足,被虚拟的"象鼻"扫中肩头。鳞片在撞击瞬间硬化如甲,竟将模拟攻击的橡胶藤条震得嗡嗡作响。

"错了!"田守业敲了敲青冈木,"赶山鞭不是硬索,是活的!"他解开腰间皮袋,倒出半把蜂蜡抹在藤鞭上,"湘西赶尸匠润尸油,咱们猎人拿来润鞭。"林小羽嗅到蜡油中混着熊脂与蜈蚣毒液的气息,涂抹后再挥鞭,藤条果然如灵蛇般滑腻,缠绕木柱时竟能自动收紧,钢芯在藤内发出蜂鸣般的共振。

当第七次尝试时,林小羽己能在七根木柱间织出鞭网。他踩着"之"字步,鳞片在足底形成吸盘,每步都精准落在青石板的凹陷处,减少脚步声。赶山鞭在他手中忽而如长蛇昂首,铁蒺藜点刺"象眼";忽而如巨蟒盘身,藤条缠住"象腿"猛拽。当最后一根木柱轰然倒地时,七十二枚铜铃竟同时发出长鸣,如群鸟惊起,在谷间激起连绵回声。

"这是'九龙缚龙'!"田守业激动得拍打大腿,刀疤在火光中泛起油光,"我师父说,当年苗族大巫用这招缚住过发狂的水牯牛,你竟能在三天内使出来..."数据显示,林小羽的肌肉协调度己达到人类极限的217%,每0.1秒就能完成一次鞭法变向,这得益于盘古基因对运动神经的重塑。

实战危机出现在第五日凌晨。山谷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兽吼,林小羽冲出吊脚楼,看见一头被麻醉镖射中的云豹正在溪涧里挣扎。偷猎者的越野车停在谷口,改装过的捕兽网正向受惊的野兽收紧。田守业抄起赶山鞭时,一支麻醉枪擦着他耳际飞过,在竹墙上钻出焦黑的孔洞。

"带豹崽走!"老人甩鞭缠住越野车后视镜,铁蒺藜瞬间扯断金属支架,"我断后!"林小羽却注意到云豹腹下还蜷着两只幼崽,脐带未断,眼睛尚未睁开。他当机立断,脱下外套裹住豹崽,鳞片在手臂上凸起成铠甲状,挡住射来的弩箭——箭头擦过鳞片,在他小臂留下道白印。

偷猎者头目是个戴骷髅头项链的壮汉,手持锯齿刀扑来。林小羽侧身避开刀锋,赶山鞭己如灵蛇缠上对方手腕。壮汉狞笑:"小崽子,你当这是耍把戏?"他突然发力,竟挣断了两根藤节——原来这人注射了违禁的肌肉强化药剂,臂力远超常人。

林小羽瞳孔骤缩成竖线,鳞片在背部聚成棱形,瞬间提升爆发力。他反手挥鞭,这次不再保留,钢芯在藤内绷成首线,铁蒺藜如子弹般射出,擦着壮汉咽喉钉入身后的树干,树皮碎屑溅在对方脸上,划出血痕。与此同时,他脚尖点地,借助鳞片的弹性纤维跃起两米高,赶山鞭在空中卷成圆环,套住壮汉颈部猛地后拽。

这招"倒拔垂杨柳"本是鞭法中最耗膂力的杀招,林小羽却因基因强化的肌红蛋白储备,能维持十秒以上的极限发力。壮汉被勒得面色紫青,锯齿刀当啷落地,喉间发出破风箱般的喘息。恰在此时,另一偷猎者从侧面掷出捕兽夹,林小羽听见钢齿咬合的声响,本能地旋身甩鞭,藤条竟缠住飞来的铁夹,顺势扯向掷夹者的膝盖。

山谷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铜铃震响,林小羽如旋风般游走,赶山鞭在他手中化作攻防一体的杀器:铁蒺藜刺击关节要穴,藤条缠绕凶器,铜铃声波干扰对手平衡感。当最后一个偷猎者抱头鼠窜时,他己用鞭法在溪涧边织出封锁线,七十二枚铜铃组成的音障让对方辨不清方向,只能在回声迷宫里打转。

"你...你是人是鬼?"壮汉趴在泥泞里,看着林小羽逼近的身影发抖。赶山鞭的铁蒺藜抵住他咽喉,却未刺破皮肤——林小羽控制着力度,鳞片在指尖泛起珍珠母光泽,那是肌肉完全放松的标志。"再让我看见你碰这里的野兽,"他的声音混着铜铃余韵,宛如山魈夜啼,"下次就不是留血痕这么简单。"

晨光穿透云层时,田守业正在给云豹处理伤口。老猎人用赶山鞭挑开沾满血迹的草叶,铜铃上还沾着偷猎者的血珠:"当年我师父用这鞭赶跑过国民党的搜山队,今天你用它护下豹子一家。"他忽然解下腰间鹿皮袋,里面装着半块黑黢黢的东西,"尝尝,苗家的醒神糕,比烟袋锅管用。"

林小羽咬下一口,辛辣的艾草味混着蜂蜡的甜,瞬间刺激得鳞片都竖了起来。他望着远处重归宁静的山林,赶山鞭的藤条上还挂着几片偷猎者的衣布,铜铃在山风中轻响,宛如野兽的鼻息。陈墨的镜头记录下这幕:晨光中的少年手持赶山鞭,鳞片在肩颈处泛着青苔般的绿意,与背后的牛头图腾融为一体,恍若山林孕育的活兵器。

访谈在吊脚楼的美人靠上进行。田守业往鞭梢系了根苗族银饰穗子,火光映着他刻满沧桑的脸:"外人总说赶山鞭是凶器,却不知我们进山前要给山神敬烟,鞭头的铁蒺藜从来只朝畜生,不朝人。"他弹了弹铜铃,清音悠远,"你这娃娃的本事,让老鞭子有了新响法,但记住——鞭影再凶,也要守着进山的初心。"

林小羽轻抚藤鞭上的蜂蜡痕迹,触感如老茧般粗粝却温暖:"在川南时,李爷说兵器要像骨头一样听话。现在我觉得,赶山鞭更像山林的舌头,每道藤纹都是山写给猎人的信。"他抬头望向层峦叠嶂,鳞片在锁骨处排出蕨类植物的纹路,"科技能造更锋利的刀,但只有这样的鞭子,才能听见云豹的哀鸣,分得清陷阱与落花。"

离开湘西前,田守业送给他新制的"鳞纹赶山鞭":藤条里嵌着他鳞片的纤维,铁蒺藜铸成穿山甲爪形,铜铃内侧刻着苗族古文字。"这鞭能认主,"老人往他兜里塞了包艾草香料,"遇着邪乎事,把香料燃在鞭梢,铃铛会响得不一样。"

返程车上,陈墨整理着战斗录像,突然指着画面:"看,你甩鞭时鳞片会跟着律动,像鳞片在给鞭子助力。"林小羽卷起袖口,小臂上的青色纹路还未完全消退,那是战斗时鳞片高频振动留下的痕迹。他摸出田守业给的银饰穗子,与赶山鞭的铜铃相击,竟发出龙吟般的和鸣。

"下一站?"陈墨转动摄像机,捕捉着少年眼中的微光。林小羽望着车窗外掠过的吊脚楼,远处山巅的云雾中,隐约可见侗族鼓楼的飞檐。他用鞭梢挑起车窗上的雨珠,鳞片在指尖聚成针尖状,精准控制着水流轨迹:"去黔东南吧,听说那里有位侗族老人,能用牛尾锁子棍在稻田里舞出星图。"

赶山鞭在膝头轻轻颤动,七十二枚铜铃仿佛在预演下一段山林的韵律。林小羽知道,在某个鼓楼之下,又有一件带着稻花香的兵器,正等着与他的血脉共振,在现代文明的晨光中,再甩出一片惊山动谷的鞭影。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