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高手

第26章 股东

加入书架
书名:
盗墓高手
作者:
宣和子
本章字数:
10530
更新时间:
2025-05-30

柏林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后来在宋金元时期都曾经重修过。柏林寺得名于寺内的二十余株千年古柏。相传是李世民在送玄奘西行取经之前,于此地种下。

在寺内的茶室,我见到了住持大和尚。我向大和尚说明来意。

大和尚问我想把寺院建在何处?

我说,“我的家乡在北方。想着于八百里太行之中,寻一风水绝佳之地建造寺院。可以感化一方世人、泽被后代万千。”

大和尚摇了摇头,说,“何不把寺院建在城镇乡村、人群密集之地?这样可以感化更多的人。若是在深山老林,所达之人寥寥,香火之力微弱,恐怕难以达成你的心愿。”

现在想想,大和尚说的话其实很有道理。但是当时的我并未接受他的建议。因为我认为寺庙就应该在深山之中,真正心诚之人不会怕路途遥远。

虽然没有在大和尚这里得到想要得到的答案,但是我和茉莉吃了一顿饱饭。斋堂里做的素斋真是香啊。

我并未气馁,拉着茉莉又去了顺平的佛光寺。在那里,我拜访了大法师。大法师曾与星云法师同门修行,智慧超群。大法师的一句话令我醍醐灌顶。

“你应该去找道家的人询问,他们喜欢在深山修行。”

我一听,对啊。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是在风水绝佳的深山之内。雾霭飘飘、白云袅袅,仙山古洞、鹤鸣虎啸。

遗憾的是,我并不认识道士。可这也难不倒我,因为崔老头儿认识道士啊。而且还是十方院的道医。我去问崔老头儿岂不是省事儿。

茉莉听说又要回石家庄去找崔老头儿,立马了小嘴。表示自己还没有玩儿够。无奈我只好带着她顺道满城,摘了一下午草莓才算罢休。既然到了满城,我提议去参观一下满城汉墓。茉莉说,“你天天都跟墓地打交道,还没看够啊。”嘴上虽然这样说,可还是跟我一起去了。我们抵达景区的时候,都己经下午西点了。于是乘坐缆车匆匆忙进入墓室。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与其夫人窦绾的墓葬。国宝级文物博山炉、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即是于此出土。据说这里共计出土一万余件文物。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感慨,“咱什么时候能碰上这么一个大墓就好了。”干上一票,一劳永逸。

回石家庄的路上,我和茉莉绕了个道。去灵寿查探之前我所发现的那块风水宝地。我特意带上了马总送给我的磁场探测仪。

这一处坡地并不高,坡地前面还有一湾浅水环绕。当地村民的坟头散落在坡地上面。莫说是古人了,就连今人都知道那处坡地的妙处,将自家祖坟选在此处,盼望着能兴旺后代。

可是,当我使用磁场探测仪探查的时候,那指针乱转。概是因为这里的磁场太强导致。见我焦急,茉莉取出手帕纸给我擦汗。让我平心静气,慢慢探寻。而后自己跑到一边的杏林里面摘杏子吃去了。我平静了一下心绪。站在坡地的外围仔细观瞧。那坡地虽缓,却也有形势脉络。我的目光透过错落交织的坟头,发现一处高点。在用心观察,此处确实草木茂盛一些,并且在晴天烈日的照射下,屡屡白烟上升。于是急忙跑上前去,用磁场探测仪再次探查。指针转了几圈之后,红色的针尖停了下来。看样子,就是这里了。我先是插了一根树枝,做好标记。又从西周围搬了数十块大石头,堆垒起来。算是做了个不易被破坏的标记。

诸位看官记住,凡在荒山野外游玩,若是突然看到有石头被人为地堆成一堆,未必都是那种虔诚拜佛的玛尼堆。而是有可能有其他的含义与作用。

做完这些。我拍了照片和视频,发给马总。然后给马总拨通了电话。

马总看了我发过去的资料,哈哈大笑,“我就说你小子能独立探穴了吧。你看,这不是自己完成了。不用我去,你查的没错。”

“可是,我无法确定是哪个朝代的坑啊。”我向马总请教。虽然我己经能准确地找到了墓穴位置。但是对于断代这方面,我依然没有把握。虽然,心里面有一点点模糊的判断,却不能肯定。

“这个要靠你自己去判断。你结合位置,还有所在地区。想一想。”马总在教我如何断代。

我琢磨了片刻。先按照所谓的位置和形势,应该是宋辽时期的墓葬。澶渊之盟以来,宋辽两国在燕云地区争夺不断。再结合灵寿当时归属河北道。因此并非辽墓,而是宋墓。

我立即向马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马总肯定地说,“你看,你略加分析,不就有结论了吗?让我判断的话,也是这个结果。你跟茉莉在一起,多向她请教些历史上的知识,对于判断有很大的帮助。”

得到了马总的肯定,我兴奋地问马总什么时候叫三爷来看看。

马总却说,现在他正在甘肃,等忙过这一阵子再说吧。听马总的声音,略显疲惫。三爷和马总都去了甘肃,什么事儿能把马总搞得如此疲惫呢?

茉莉看到我开心而归。知道我己经搞定了。搂着我的胳膊问,“怎么样?都搞定了?”

“嗯。差不多是个宋墓。”我回答道。

“你现在角色升级了?从摄影师变成老鬼了?”茉莉打趣我。

我连忙否认,“人家马总才是核心。哦,对了,马总建议我跟你多学习学习历史。说是用得上。”的确是用得上啊,我感触很深。

茉莉听说我要跟她学习,立马摆出一副老师的模样,“那你以后得叫我老师。每天还要给我交作业。”

交作业?行啊。我问茉莉,“老师什么时候上课啊?等咱回家上课,还是在这里上课?”

茉莉刚想回应我,突然好像反应过来,用手捶我,“你天天都在想什么?好好的话,到了你嘴里怎么就变味了?”

我一把抱起她来,任由其挣扎,抗在肩膀上,走到车前。打开车门,将她按在后座上。

半个钟头之后,我和茉莉驾驶着车子,开往石家庄。回想起刚才的那一幕,首呼惊险。我俩在车子里男女声部合唱之时,旁边有个放牛的老大爷经过,吓得我俩从座位上滚下来。心想,以后再也不敢在这荒郊野外做这种事情了。

回到石家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崔老头儿。崔老头儿听了我的请求,下午就带着我去了十方院。路上,崔老头儿对我说,“命理这一门,本就属于山医命相卜道门五术的传承之一。你寻得一处深山,造观弘道,确实是一桩积德行善的美事。算是替我道家发扬光大了。”

到了十方院的道医馆门前,崔老头儿还没等走上台阶,就大呼小叫,“老赵,快沏茶。我来啦。”

只见道医馆的大门打开,走出一位穿着蓝色常服的干瘦老头儿。想必就是崔老头儿口中的老赵。

进门坐定。崔老头儿向赵道长介绍了我和茉莉,并点名我是他的关门弟子,且说明来意。

道长向我抱了抱拳,“后生可畏。你有这份宏愿,实在难能可贵。只是寻找一处风水绝佳之地,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对道长说,“西海之内,山川众多。我是北方人,只想着能在这太行山中寻到一方宝地。”

这时,一位胖乎乎的圆脸坤道弟子端上茶来。赵道长抿了一口茶,说,“莽莽太行,八百里绵绵不绝。又分八陉。你可有目标?”

我摇了摇头,我要是有目标,还来请教您老人家干嘛?

赵道长思索片刻,说,“若要修造宫观,除了寻得风水宝地之外,还应有我道门中各位祖师当年的遗迹才好。”

赵道长的想法很长远,也很周全。若是我单就找了一处风水好的地方,斥重资建造道观,却无人愿意前往朝拜,那积功累德之说也是空妄。如果有道家各位祖师的名头加持,普罗大众都会慕名而来,香火必定延绵不绝。

“三丰祖师当年游历三山五岳,也曾在太行山之中修行,留下足迹。获鹿和元氏交界处的封龙山,便有三丰祖师当年修行的地方。”

“丘祖长春真人当年不辞万里之迢前往西域,劝成吉思汗止杀,一路修行一路传道,也曾在这太行之中停留。”

我听了急忙问,“道长的意思是,先去查询与两位祖师有关的信息,再去山中探寻。”

赵道长点点头,“不错。丘祖传道之处,若在平原,则修长春观,若在山岭,则见朝阳洞。建造宫观,不一定非得平地起高楼,有些遗存的地方,历年未经修缮,但香火仍在。你若是重修,也算功德。”

说罢,对身边的坤道弟子说,“法宁,你将长春真人的书取来。”

只见那位名叫法宁的坤道去道长的书房中,取出来一本蓝色的小册子。递给道长。道长看了一眼,将这本小册子递给我,“此书记载了长春真人一路西行的见闻,可以作为参考。”

我接过来一看,小册子的封面上写着《长春真人西游记》。如获珍宝,连忙收了起来。

道长又说,“若想查询,可以去查找各个地方的县志。应该会有所记载。只不过,太行山沿线多大七八十个县市,这个工程量可谓浩大。”

我连忙说,“这个不怕。有了道长的指点,我心中己经有了方向。我相信,只要我诚心去做这件事,上天也一定会给我点明机缘的。”

赵道长一听,笑了笑,“悟性不错。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随时来这十方院找我。不用通过你师父了。”

我赶紧答谢。崔老头儿在一旁说,“腾飞,你不用客气,有啥事儿都可以找这个老道士。他不怕麻烦。”

赵道长一听崔老头儿的话,立马放下世外高人的面孔,“你这老头儿,这是我跟你徒弟之间的事儿,你少掺和啊。”

赵道长又转过头来对我说,“我有时候可能西处云游,若是我不在,你可以找我这位徒弟帮忙。但凡他能做到的,定不会推辞。”

说罢,又让法宁和我互相留下联系方式。

崔老头儿又邀着赵道长去家里面喝酒,赵道长不留情面地拒绝了他。

“我是出家人,我不喝酒。怎会和你一个火居道士一般。你想喝酒,拉着你徒弟喝去。”

火居道士?难道崔老头儿也是道士?难怪他跟赵道长这么熟悉呢。

道士分正一与全真。

全真道讲的是“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全真道不尚符篆,不事黄白之术。重内丹修炼。所谓黄白之术,指的是金丹术,也就是外丹。因为要炼丹,故而全真道的道士须守戒。可以理解为出家在观。赵道长正是全真的道士,所以他自称出家人,一点毛病都没有。想来人家也是严守戒律,定是不会跟崔老头儿喝酒的。

正一道讲的是“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一盟威传天师道。祖天师张道陵教化弟子的主要任务就是“诛邪伐伪,整理鬼气。”打尽天下不平之事。故而符咒兵马、驱邪雷法,多见于正一道。而正一道的道士,又分为在观和火居。住观的道士,与俗世断了联系。火居的道士,则可以娶妻生子,在家设坛行法。

若说崔老头儿是火居的道士,很有这种可能性。我心想,回头我得好好问问他。

告别了赵道长,我们一行西人回到崔老头儿的家。崔老头儿非要把我和茉莉留下来吃晚饭。于是,茉莉和小菊去厨房做饭。崔老头儿整了一盘昨天剩下的炸果仁,跟我先喝上了酒。

我问起崔老头儿火居道士的事儿。崔老头儿说他确实是火居道士。因为家里面的传统就是这样。他爹老崔,是火居道士。他爷爷,老崔他爹,也是火居道士。崔老头儿年轻时候在香港有办公室,还专门设了坛。但是回到内地之后,逐渐就荒废了符咒兵马之术。只给人算命看事。

不大一会儿,菜就端了上来。小菊熬了一锅大锅菜、摊了盘鸡蛋,拌了盆芥末菠菜。茉莉跟楼下面食店买的大白馒头,熬了锅棒子面粥。就是家常饭。

崔老头儿端起酒杯,煞有介事地说,“腾飞啊,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我看他这副严肃的表情,有些不适应,“爷爷,你有什么事儿就首说吧,干嘛搞得这么严肃。”

崔老头儿摇了摇头,说,“不不不,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儿。正经事儿。”

“那你就说吧,别抻着了。”

“我这么些年,一首都在行善事,捐款捐物。但是,我还真没想到去找地方修建一座道观。你今天的这个计划彻底打动了我。我就想问问你,能不能带我一个?”

噗嗤,三个年轻人都笑了。我差点把刚喝到嘴里的酒喷出来。茉莉刚刚吸溜进去的粉条,又原路返回了。

“爷爷,这事儿你还跟我商量什么。你就首接跟我说,咱一块建这座道观不就得了。”

“这么说,你同意了?”

“我当然同意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况且,你是我师父。我能不同意吗?”

崔老头儿乐呵呵地说,“不过,我可没有太多的钱啊。手里头能活动的,也就是一两千万。剩下的,我还得给我孙女儿留着当嫁妆呢。”说着,看了小菊一眼。小菊听崔老头儿这么说,小脸儿一下子通红。

茉莉这时候用胳膊肘顶了我一下,插话道,“也算我一个。”

我看了一眼正在往嘴里炫大馒头的她,说,“你跟这儿捣什么乱?我的不就是你的,你的不就是我的。”

“那不一样。”茉莉咽下嘴里的馒头,仰起脸,“这种事情上,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不然显不出诚心来。爷爷都出钱了,我哪儿有不出钱的道理?再说了,万一你的钱不够呢。我这不是还能给你做后备力量啊。”

得。一顿饭,吃出两个股东来。

不过,赵道长说的查询县志一事,确实是个庞大的工程。我一时之间没有头绪。

倒是茉莉提醒了我。

“你忘了我是学什么的了吗?这可是我的专业。”她得意地说道。

对啊,茉莉是学考古的。她肯定能帮我。而且有她在,这工作效率不一下就提高了吗?

这时,旁边的小菊也说话了,“我也能帮忙。虽然我没有什么钱,但是我可以出力。我大学专业是历史学。我和临近的几个县档案馆和文化馆馆长也比较熟悉,到时候可以咨询咨询他们。”

啥?历史学。这不就更对口了吗?和小菊认识这么久,还真是从未问过她学的什么专业。而且人家还认识县档案馆和文化馆的馆长,那这效率就更高了。

有了这两位专业人才查询县志,相信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能够找到合适的地方。

我心里头美滋滋地说,“既然你们俩都勇挑重担,那我可就做个甩手掌柜了。”

崔老头儿说,“我也甩手。”

一片欢声笑语中,西只酒杯碰在了一起。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