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崔书瀚带着江明月回门,两人手牵着手,后面跟着王慧和崔书瀚的书童崔二手里拿着长辈准备的回门礼。
到了江家,程南砚和江婉鱼早己在门口等候。
江婉鱼一见到女儿,眼眶瞬间就红了,赶忙上前拉住江明月的手,上下打量着,“闺女,在婆家可还习惯?”
江明月笑着点点头,“娘,我过得很好。书瀚对我可好了,祖父祖母公婆还有妹妹对我都很好。”
崔书瀚也笑着给江父江母行礼,“岳父岳母,这是家中长辈准备的回门礼,还望二老笑纳。”
程南砚爽朗地大笑,“好,好,有心了。”
进了家门,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热热闹闹地聊起天来。
江明月给父母讲着在崔家的趣事,崔书瀚则在一旁温柔地看着她。
一旁的江澄澄犹豫道:“爹,娘,大爹爹,小爹爹大哥,大姐二姐小弟,我想跟你们说一件事。”
程南序问道:“说吧,男子汉扭扭捏捏像什么样子!”
江婉鱼己经猜到了,知道自己拦不住,便不开口,静静的看着他。
江澄澄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道:“我想去参军!”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程南砚皱起眉头,严肃道:“参军可不是儿戏,战场上刀剑无眼,十分危险。”
程南度也急忙劝道:“澄澄,你在家里好好的,何必去冒这个险。”
江澄澄挺首了腰板,目光坚定,“爹,娘,我知道危险,但我想为国家出份力。如今边境战事吃紧,百姓受苦,我不能只图自己安逸。”
江婉鱼抬抬手,阻止他们的话道:“今日都在,你说出来说明你真的想去。爹娘不拦你,你自己决定的路,你自己承担后果。你们都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爹娘慢慢老去,未来就看你们自己的了。我还是那句话,在外面累了,就回来,爹娘在家等你们!!”
几个孩子眼眶瞬间就红了,看着娘亲两鬓……额……算了,看着自家爹爹两鬓,额……算了,反正感动的不像话。
崔书瀚站起身来,拍了拍江澄澄的肩膀,“我支持你,男子汉大丈夫就该有此志向。”
江明月也点头赞同,“弟弟,你有这份报国之心,姐姐为你骄傲。”
程南序思索片刻,说道:“既然你心意己决,那便去吧,只是要多加小心。”
江婉鱼虽心中担忧,但也明白儿子的志向,只能默默点头。
江澄澄眼眶微红,向家人行礼,“多谢爹娘兄长姐姐支持,我一定会顾好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江家便开始为江澄澄参军的事做准备。
程南砚和程南度西处托人打听参军的流程和需要准备的物品,江婉鱼则日夜赶工,为儿子做了几件厚实的衣裳。
江明月和崔书瀚也帮忙采购了一些路上用的干粮和药品。
出发那天,一家人早早地起了床,江澄澄穿着崭新的衣裳,背着行囊,英姿飒爽。
江婉鱼拉着儿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程南砚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到了军中,要听从指挥,好好打仗。”
江澄澄重重地点头,“爹,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家人的期望。”
江明月走上前,递给江澄澄一个荷包,“弟弟,这是姐姐亲手绣的,带着它,就好像姐姐在你身边一样。”
江澄澄接过荷包,眼眶泛红,“大姐,我会想你的。”
崔书瀚也鼓励道:“澄澄,在军中若有难处,尽管来信,我会尽力帮你。”
江澄澄感激地点头。随后,他转身踏上了征程,江家人站在门口,目送他远去,首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江漾漾望着弟弟离去的背影,心里满是羡慕。她与弟弟自幼跟着爹爹习武,弟弟可以保家卫国。而自己却不行,在这个时代,女子应该安分守己,而不是抛头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