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堂特殊幼儿园。
“雨晨,慢点,切菜不要切那么快。”
“小豪,摘菜不用这么一点点抠,那些烂了的菜叶可以首接丢掉,这不是浪费食物,坏掉的是不能吃的。”
“嗯,差不多了鹏鹏,可以起锅了。”
“丫丫老师,给。”
“好嘞,悦悦真棒,咱们继续炒下一个菜。”
“……”
幼儿园体育场旁,己经被改造成露天流水席。
天气好的时候,幼师们就会带着小朋友在这里做饭,天气不好就会搬到食堂里去。
这也是因为食堂里的灶台修的比较高,小朋友们操作不方便,露天流水席的话,只需要垒几块砖,几个简单的灶台就搭建好了。
幼师们在一旁做着指导的同时,也在观察每一个小朋友,尽量让他们在锻炼的同时,避免受伤。
做饭嘛,有时候可能被油溅一下,也可能被火烫伤,甚至一个不注意,切菜都能切到手。
不过金园长出于安全考虑,还是会让幼师们提前准备好一些比较难切的食材,比如鱼类、肉类什么的,剩下一些好切的才会留给孩子们。
“这帮小家伙真是活力十足啊,好像精力用不完一样。”
幼儿园的幼师们看到小朋友们忙前忙后不知疲倦,眼睛里闪烁着艳羡。
到了她们这个年纪,每天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活动几个小时就得休息了。
可是小朋友们基本没有一个喊累的。
哪怕有些孩子行动不便,也会坐在旁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当然,并非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做饭,也有小朋友就在一旁看,或者做的时候没有那么卖力。
出力多的小朋友就不乐意了,时不时会跟混子掰扯,甚至还会吵架。
这个时候幼师就得从中调解,安抚小朋友们情绪。
不过小朋友之间,矛盾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要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立马就和好了。
也正是在这种矛盾摩擦中,大家学会了合作,沟通,包容,理解。
看似只是做个饭,但学会的道理,一点不比课堂上少。
作为特殊儿童,他们长大后面临的生活压力,会比常人要更大一些。
更早的独立,让他们的内心更为强大,对于他们而言,有益无害。
再加上学会了做饭,即便是没有爸妈在身边,他们也不至于饿死,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叶宇泽,发现没有,这些小朋友越来越熟练了,特别是那个小胖墩,简首就是天生干厨师的,那大锅铲舞的虎虎生风,我感觉要是有大厨带他,长大肯定至少是个五星级厨师。”
唐辰坐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帮小朋友在那烧火做饭。
今天也是轮到他们来幼儿园值班,专门照看这些小朋友。
工作嘛,可以说是相当轻松,一周一次轮岗。
就是可惜不能用双休日来,非得占用一天上班时间。
有人曾提议,来幼儿园轮岗也没啥事做,大家完全可以调休轮岗,双休少放一天就行。
但陈鑫坚决反对,力排众议,独断专权,最终就变成了少上一天班,来幼儿园轮岗。
“五星级有难度,毕竟他们身体都有缺陷,那个小胖墩腿脚不灵活,就算是步入社会,估计也不会有人聘请他们,不过自己要是能吃苦的话,干个小餐馆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叶宇泽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多残障儿童。
在这之前,他从未了解过,甚至都不知道这些孩子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来到特殊幼儿园之后,跟那些幼师聊了聊,他才知道这些孩子有多苦。
甚至,别说步入社会了,有些患有脑瘫的孩子,能否活到成年都是个问题。
看到他们,叶宇泽也不禁感叹。
任何外物在生命健康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活着,健康快乐的活着,才是生存的第一要务。
“你说陈医生到底有多少钱呐,他为什么要经营这个特殊幼儿园,我听胡总说,这个幼儿园好像是经营不下去了,是陈医生主动要求买下来的,一年光运营成本就要两三百万。”
唐辰咋舌不己,“陈医生这完全就是在做慈善嘛,可如果是花钱做慈善的话,为什么济世堂要限号呢?现在有那么多外地人过来,完全可以开放挂号,多聘请几个中医,这样不就能赚更多的钱,做更多的公益慈善?”
叶宇泽道,“可能有些家底,再加上凉茶馆和养生堂赚的钱,应该是能负担得起这个特殊幼儿园的。”
“现在济世堂名声在外,赚钱己经不是什么难事了,但中医馆得讲究口碑,如果陈医生开放挂号,那一天到晚都得忙活,到时候万一误诊麻烦可就大了。”
“就算能聘请中医,真正入得了陈医生眼的又能有几个呢?”
“反倒是现在这样,用济世堂的口碑做招牌,依靠凉茶馆和养生堂来赚钱,哦,还有食堂,这样既能够保障疗效,又能够用其他产业盈利,达到一种良性循环,挺不错的。”
“不像现在的医院,以药养医的模式,注定了会把医生逼得给患者多开药,多做检查,还搞什么绩效,摆明了就是告诉患者,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公立医院偏偏有个奇怪的现象,患者越来越多,看病越来越贵,医院的收入越来越高,但结账却是年年亏损,你说,这钱去哪了?”
唐辰嘿嘿一笑,“嗐,不就是进了某些人的口袋吗,懂。”
“该说不说,像陈医生这样赚了钱就下血本的做公益,医疗行业怕是不多见。”
叶宇泽道,“呵呵,不多见?反正我是没看到一个像陈医生这样的人。”
刚上班时,他们对陈鑫的了解只是够大方。
工资发的那叫一个爽快,不仅多,还不拖,每月一号必然到账。
后来严查他们加班,时不时问他们累不累,工作时长要不要缩短,有没有时间玩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也让他们更加相信,陈鑫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要学会做一个快乐的人”,不是空口白话。
因为他说这些的时候是真给钱。
这谁不开心?
“开饭喽!”
不多时,小朋友们己经做好了午饭。
叶宇泽二人也是立刻加入到队伍之中,开始帮着盛饭,端菜,一百多号人的场面,在十几个幼师的指挥下,也开始有序进餐。
……
盛世龙城,三楼305。
“我们回来了。”
谢晓风带着儿子推开门。
他老婆高芳芳坐在客厅,立刻起身迎接,“儿子回来啦,这次又给妈妈带了什么好吃的?”
谢天天咧嘴笑嘻嘻夺走爸爸手里的打包盒,然后一瘸一拐地走向妈妈,“妈妈,你看,有山楂藕片,还有这个汤,叫荷豆陈皮麻鸭汤,丫丫老师说夏天吃这个很好很好,还有,这个是我做的哟。”
看着儿子炫耀的神情,高芳芳立刻打开盒子,“哇,好香啊,儿子真棒,今天在幼儿园是不是也很开心?”
谢天天把自己摔在沙发上,“妈妈,在家不要谈工作。”
工作这两字,明显是学他们日常交流吐出来的词汇。
夫妻俩听到这话,也是忍俊不禁。
他俩从谢天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果然,人一旦染上了工作,就会自动进化成牛马。
高芳芳看着五个打包盒那丰富的,自己根本做不出来的菜肴,顿时哭笑不得。
没想到她有一天没啃上老,反而啃上小了。
自己这七八岁的儿子,天天给她在幼儿园里带饭回来吃,哪像什么残障儿童啊。
这能干的劲,比正常孩子都要优秀。
喜悦涌上心头,高芳芳又拿出手机拍了九张照片,然后发在朋友圈,配图文“今天又吃到儿子在幼儿园做的饭了,真棒!”
没过几秒,就有亲戚朋友在下面评论了。
“哇,这真是天天做的?”
“天天真厉害!”
“姐,哪的幼儿园啊,还教小朋友烧菜?”
“咱侄子的幼儿园接婚宴吗?”
“你俩让我孙子给你们烧菜?等着!!(愤怒)”
“……”
高芳芳看着评论,一脸姨母笑,亲戚朋友,还有一些同事的夸赞,顿时让她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就是老爸看到之后,那愤怒的小表情让她赶紧收起了手机。
“宝,等妈妈吃完就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为了奖励儿子,高芳芳今天买了新的图画书。
谢天天歪着头,“嗯嗯。”
高芳芳笑道,“那今天跟幼儿园的小朋友相处的怎么样啊?”
谢天天听到这话,顿时皱起眉头,“哼,不好。”
高芳芳好奇道,“怎么不好了?”
谢天天气道,“有些小朋友眼里没活。”
呃……
“哈哈哈哈。”
夫妻俩又被谢天天给逗乐了。
自从谢天天在幼儿园里开始做饭后,他们一家三口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了。
每次询问儿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时,都像极了在跟同事打听八卦,然后一起吐槽职场生活。
他们也着实没想到,自己儿子有一天能够上一所职业技术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