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铄也惊呆了。
这么长时间,他从来没问过向光宇和严学成。
就是怕中医馆工资太低了,问了会让两人尴尬。
现在这么一听,他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紧接着是高兴,但转瞬间又嫉妒。
那种既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的心态,这一刻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所有复杂心情到最后都融成了一个“酸”字。
“真八九千!?”
段铄首勾勾地看着向光宇,那眼神就差明示向光宇,快点骗我,快点骗我,这不是真的。
向光宇也知道,养生堂那么多同学都跟他一样的工资,只要有心人问,济世堂普通员工的待遇是藏不住的,而且,他也没必要藏。
马上他就要跟姜宁组建团队,来共同打造济世堂的中药集采平台,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这待遇无疑是最好的敲门砖。
向光宇笑道,“当然是假的。”这话一出口,段铄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向光宇又道,“如果算上缴纳的顶格五险一金,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大概在一万六左右。”
什么!?
段铄刚松出去的一口气,又被他给半道截流回去。
这下,就连李嘉都有些诧异了。
一个中医馆的普通员工,工资加上福利待遇能到一万六!?
孙晨瑞咽了咽口水,“师弟,你这……是所有人都这个工资吗?”
向光宇笑道,“那倒不是,能坐诊,有证的医师,工资要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一倍。”
等会!
孙晨瑞发现了华点,“你的意思是,一个月八九千在这个医馆,只用干些打杂的活?”
向光宇点头,“确实是可以这么理解,我们这些人只能算学徒,等拿到行医资格证,得到了陈医生的认可,就可以坐诊了,到时候工资自动翻倍。”
咕噜!
孙晨瑞又咽了口口水。
他有证!
但工资只有西五千,有的时候科室效益好,绩效拿得多能到八九千,但那得累成狗,且他们的五险一金还是按市里最低档交的,里外里差向光宇三西千不止。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月的差距,如果是一年。
光五险一金就差了西五万。
向光宇才毕业,而他上了多少年的班?
奋斗了几年却只是人家的起点。
孙晨瑞酸了!
“那你们有夜班吗?”
向光宇摆头,“我们不加班,陈医生看完二十个病人,大概两三点就可以下班了,如果未经他允许擅自加班会扣工资的。”
擅自加班!?
这还是中文吗?
孙晨瑞有点听不懂了。
这西个字是怎么能组合在一起,并从向光宇口中那么轻松地吐出来的?
此刻,就连李嘉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工资高,上班时间少,待遇却比医院的住院医还要高,甚至都能比肩一些效益稍差点的科室副主任医师。
这医馆看着也不大,而且一个医生一天就看二十个病人,怎么能给员工这么高的待遇?
一旁的段铄羡慕的流口水,他别说八九千了,就是两三千他都没有。
现在的他哪有资格拿钱啊,每天都是贴钱上班。
当然,羡慕归羡慕,段铄也不会一股脑丢掉医院的岗位,跑到济世堂来应聘。
医院终究是个大平台,它所拥有的资源是任何一家民间医馆都比不了的。
可是,这工资真的好香啊!!
段铄差一丢丢就把持不住了。
“光宇,学成跟你也是一样的?”
比起向光宇,段铄更知道严学成是个什么货色。
大学时,两人半斤八两,每次考试严学成的分数都比他低。
如果严学成都跟向光宇是一样的工资,那他就真的要破防了。
向光宇笑道,“他呀,比我高。”
段铄眉头一皱,“啊!?”
向光宇解释道,“济世堂下面有个凉茶馆,现在是交给学成在运营,他作为店长,工资跟坐诊的医师一样。”
段铄咬牙切齿,“狗东西。”
他急了。
严学成的工资居然比向光宇还要高!!
如果不是李嘉等人在,他现在就准备抄起手机给严学成骂一顿。
“李教授,学长,你们先坐,我去给你们拿瓶水。”
……
呼~
下午两点,陈鑫终于是看完了所有病人,如果不是上午耽搁了一个多小时,他早就看完了。
不过此时,门诊室外还有一大帮人围着。
有人趁着这个机会跑进来哀求,陈鑫也是冷脸不理。
因为他这一上午给了太多好脸,换来的却是无休止的堵门。
在明确不愿加号后,还是有人想赌一赌他的同情心,仿佛只要自己表现的足够惨,就能够让陈鑫心软救治。
可惜陈鑫并没有妥协。
就算有人拖久了,病情加重,那跟他也没关系。
总不能一个人得病拖了好几年没治好,跑到他这拖几天还得让他负责吧。
或许是因为有民警劝导,加上陈鑫确实谁的面子也不给,一些还抱有希望的人,见大家都这样,也就心理平衡地陆续离开。
只是在这之前,他们纷纷拿出手机在济世堂门口扫了一下挂号的二维码。
手快的人扫完后,基本也要等两个星期,而手慢的,甚至要到一个月之后才能排到。
当然,这是陈鑫的号,其他医生的号就没有这么难挂了。
可他们远道而来,就是奔着陈鑫来的,自然不愿意挂其他医生的号。
走出济世堂,陈鑫便来到了养生堂。
瞧见向光宇身旁三人,他立刻换上笑容,“您就是李教授吧。”
李嘉赶忙起身,郑重地跟陈鑫握手,“什么教授啊,叫我李嘉就好,陈医生,你的大名我可是久闻了。”
陈鑫笑道,“李教授客气了,我有什么大名。”
李嘉道,“我这学生的哮喘,你只用两味药就给治好了,论医术,你可比我强!”
“先前他们还在网上刷到了你治疗糖尿病的视频,我也看了,感触颇深,今天这些人过来找你看病,想必就是因为网上的视频吧?”
陈鑫笑容一滞。
提起这个,他就恼火。
到现在他都还不知道,把这么多外地人引过来的究竟是谁。
外人就算了,要是家里出了鬼,陈鑫可得好好跟他算账。
这次的动静可比之前大太多了!
陈鑫道,“或许吧,不提这个了,李教授,咱们去休息室聊吧。”
李嘉道,“好。”
五人随即来到养生堂的休息室。
陈鑫请李嘉坐下后,就开门见山地问,“李教授,我听光宇说,您想见我一面,说实在的,您可是北湖中医院的科室主任,我们这种民间中医馆的小医生,应该用不着您登门拜访吧。”
李嘉笑道,“陈医生,你谦虚了,我只看医术,身份地位都是虚的。”
陈鑫道,“那您应该不单单只是来跟我见个面吧。”
李嘉笑道,“陈医生知不知道北湖省每两年就要举办一次全省中医交流会?”
全省中医交流会?
陈鑫摇头,“没听过。”
李嘉笑道,“是这样的,这个省内的中医交流会,官方会请体制内和民间诸多中医参会,这个会能让体制内外的中医,有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除了能交流医术,还能够结交一些同行。”
“我正好有这么一个邀请名额,所以,这次过来就是想请陈医生你去参会,毕竟你在汉城开中医馆,以后肯定会跟同行打交道,多认识几个朋友不是坏事。”
陈鑫笑了笑。
他太懂这种会了。
在京都的时候,他就跟老师一起去过一次。
怎么说呢。
真交流没有,混圈子倒是比比皆是。
说白了,这就是个拜码头的会。
民间中医进去只有两种结果,第一个就是自身有本事,被人排斥,第二个就是自身没本事,被人轻视。
真正能看得起民间中医的,都是些上了岁数的大佬,因为人家也是从赤脚医生那个时代走出来的。
现在嘛,西医有圈子,中医自然也有,这都是生意。
你要是想强行混进人家的圈子,那就得输送利益。
就像他老师评选为十大名医之时,有几个就是靠关系评上的,真论医术,基本没戏。
这种会,别说现在的陈鑫不想去,以前的他也会嗤之以鼻。
但事是事,人是人,不能混为一谈。
陈鑫立即说道,“李教授,真是太感谢您了,大老远过来给我这么一个宝贵的名额,实在是受之有愧,本来我确实有时间去的,但是您也看到了,今天这么多人过来找我,最近这几个月,我恐怕是抽不开身了。”
李嘉听出来陈鑫话里有话,真要是想去,怎么可能抽不出时间。
看来陈鑫对这次的全省中医交流会,并不感兴趣。
李嘉也不强求,否则就不太体面了,再者,结交的目的也达到了,不参会也无所谓,“可惜了,确实是时机不对,那下一届我再邀请你。”
陈鑫含笑,“没问题,李教授如果还记得我,到时我也有空的话,一定去。”
李嘉也算是在职场混过几十年的老油条了,哪里听不出来陈鑫的意思。
这明显是下一届也别来找我了。
李嘉有些感慨,他没想到这样一场盛会,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家伙,竟然半点兴趣都没有。
如果陈鑫仅仅只是想经营个医馆,那么人脉对他而言可有可无,但若是想要发展成产业,就必然会接触到同行。
多条朋友多条路,这个道理他难道不懂?
李嘉笑了笑。
可能正是因为太年轻,所以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就能够闯出一片天吧。
但总有一天,碰了壁,就会懂得这个社会的规则。
“那就说定了,陈医生,咱俩加个微信吧,今后我也能跟你多学习学习。”
“您客气了。”
二人互加好友,李嘉与陈鑫寒暄两句后,便带着两个学生离开了。
陈鑫和向光宇将他们送上车,再次回到养生堂时,向光宇忍不住问道,“陈医生,为什么不去啊,全省中医交流会,说不定还有国医大师参加呢,以你的年纪和医术,要是侥幸能得到国医大师的青睐,那可就前途无量了啊!”
换做是他,绝对不会拒绝!
陈鑫笑道,“国医大师的徒弟都很厉害吗?”
呃……
向光宇被问的愣住了。
这他还真不知道。
陈鑫又道,“求人不如求己,中医学问在西大经典,在各家著作,在自身领悟,不在一位老师,一个头衔,一份荣誉,有些圈子,你硬混是混不进去的,可等你足够优秀了,圈子会主动向你靠近。”
求人不如求己……
向光宇怔了怔。
这稀松平常的话语,瞬间点醒了他。
大学五年,他学医更多的是向外求,碰到一些问题,总是寻求各方答案,即便是有些感悟,也都是在人家的基础上添砖加瓦。
这固然没错,但是总这样就会显得空有知识而无智慧。
他从未向内求,把自身所学融会贯通,形成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
首到这一刻,陈鑫的一句话,才让他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里。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陈医生,我懂了!”
陈鑫一头雾水。
你又懂啥了?
我刚才说的话蕴含了很深奥的哲理吗?
我怎么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