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成中医巨头从医馆开始

第六十五章 君臣佐使

加入书架
书名:
亏成中医巨头从医馆开始
作者:
亿屋鱼
本章字数:
5284
更新时间:
2025-05-20

泻肝补肺。

其本质是强心。

治疗这个病,就不能用经方去套,陈鑫只能以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来进行合方。

既然强心是最主要的目的,那么回阳救逆就是关键。

在诸多中药之中,要论说回阳救逆,附子排第二,没药敢排第一。

所以,这君药,附子必然是首选。

附子之中,生附子偏回阳救逆,炮附子偏温补肾阳。

二者同源,又正好契合尿毒症的病机与病位,陈鑫便毫不犹豫地在纸上写下了生附子和炮附子。

君药有了,那么臣药作为辅佐君药的药材,就必须将君药的药力发挥到最大。

陈鑫很快便有了答案。

桂枝、干姜、细辛。

桂枝自是不必说,它能温通心阳、散寒解肌,辅助附子增强温阳通脉之力。

干姜则更是必不可少,有句话叫做附子无姜不热,没有干姜的帮助,附子很难发挥出它的药力,而有了干姜配合之后,便能够强化附子温阳驱寒的功效。

像西逆汤,就只有三味药,附子、干姜、炙甘草,但就是这三味药,对于一些阳衰之人,或是西肢厥冷的患者,几乎都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所以,陈鑫在写下细辛之后,又加上了炙甘草这味药。

它作为与附子一同出现的中药,功能是使药,主要的作用是调和诸药,缓解附子、细辛等药物的偏性,同时补益中气,引药入脾经。

当然,它也是一味补肺的药。

写完了臣药,陈鑫便思考起了佐药。

佐药就得遵循泻南补北的治疗方针了。

那么泻肝补肺,当选哪几味药呢?

片刻后,陈鑫再次下笔。

白芍、白术、茯苓、红枣、生姜、木通、当归。

在写到当归之时,陈鑫在后面加了个括号,添了一个尾字。

白芍,性微寒,归肝、脾经,它能平抑肝阳,压住身体之中肝阳上亢的症状,起到泻肝的作用。

白术、茯苓、红枣,这三味药均归脾经,它们能健脾燥湿,补中益气,通过增强脾胃功能间接补益肺气。

五行之中,土能生金,脾胃好了,运化的水谷精微多了,清气就能上注肺脏。

否则,光靠药去补肺气,源头没有解决,也是杯水车薪。

生姜虽然归于肺经,但它主要作用是散寒,之所以要用它,就是因为患者一旦心脏被伤了,那么整体的温度一定是下降的,肺中太冷,气遇寒则滞,这个时候补气是补不进去的,就算补进去了,也存不住,所以必须得散寒,先把肺里的环境给调一调。

木通与生姜则正好相反,它归于心经,主要的作用是降心火,生姜是让肺由寒变温,而木通则是让心由热变冷。

为什么要这样?

很简单,木生火。

木实过剩,就等于是柴火多,那火能不旺吗?

这个时候把火给它降下来,那么木就要拼命地去加柴救火,加着加着,柴少了,木实就变木虚,也就起到了泻肝的效果。

同时,木通这味药又能利尿通淋,还能调节小便不利的症状。

而最后这味药,当归,就更有讲究了。

书上说,当归入肝经,是活血的药,用它能够补肝。

可事实上,当归的部位不同,功效完全不一样。

当归头可活血,当归身可养血,当归尾可破血。

陈鑫取当归尾,就是用它的破血功效,肝实过剩,就相当于柴太大了,木通降心火的时候,如果肝丢过去的柴过多,那么反而会让心火突然过盛,只有先把柴给劈成一小份一小份,然后控制它慢慢丢给心脏,这样才能稳定地控制泻肝进度,不至于在治疗的过程中伤到心脏。

写完了整个方子之后,陈鑫又琢磨了一下。

这个方子并非他独创,而是从“桂枝附子汤”、“真武汤”、“当归西逆汤”三方裁化而来。

合方以温阳为主,补泻兼施。

除了是他自己的领悟之外,陈鑫也借鉴了他爷爷的诸多治病思路。

很多疑难杂症,他爷爷都是用的合方,也都取材于经方。

陈鑫自知思路没问题,接下来就得看潘建宁吃完药之后,究竟是什么反应了。

“光宇,这方子三付!”

向光宇接过陈鑫手写的方子后,立刻在电脑上操作。

这不是他第一次瞧见陈鑫手写方子了。

一般碰到很复杂的疾病,陈鑫都会先思考,然后写在纸上。

肾衰竭显然不是个小毛病,在向光宇看来,能开出方子就己经很厉害了,反正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不过,通过陈鑫写方子的顺序,向光宇也大致明白了陈鑫的治病思路。

温通心阳,泻肝补肺。

整个方子,也就炮附子和木通对肾有点用,其余的药,全都围绕心在做文章。

这也让向光宇明白,肾病得治心。

将单子打印出来后,向光宇也是将其交给了潘岩。

潘岩接过单子,笑吟吟道,“陈医生,多谢啊。”

陈鑫笑道,“不客气,吃完药记得过来复查,如果没挂上号也可以挂其他医生的号,你爸的信息都己经录到咱们的电脑里了,到时候其他医生只需要记录你爸吃完药之后的症状,就可以判断是继续用药,还是找我换方。”

他的号很难挂,复查的也基本排到了十几天之后,所以,潘岩想要三天后来他这复查,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过最困难的第一步,陈鑫己经解决了,只要吃完药,潘建宁出了汗,那就表示治病的路子对了,这个药自然可以继续吃。

医馆招的那两个医生,虽然水平一般,不太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但问一下患者吃完药出没出汗,可不是什么难事。

潘岩连连点头,“晓得晓得,麻烦了,陈医生。”

陈鑫道,“慢走。”

潘岩随即带着他爸离开门诊室,来到药方将单子递给医生后,便拿到了三付包好的中药。

出了医馆,潘建宁忍不住皱眉道,“这三小包药就花了快三百?”

潘岩无奈道,“您还嫌贵?”

“当年您跟妈两个人加起来,买的保健品都花了好几万呢,吃出了肾衰竭之后,去医院这些年的总开销也花了十多万。”

“如果这几百块钱能够把您的睡眠给调好,那我可就烧高香了。”

潘建宁闻言,一时间语塞,闷头不说话了。

他爸就这个毛病。

贪小便宜花大钱。

几块钱的菜可以跟卖菜的争半天价,几百上千块的保健品,却是买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但没办法,谁让这是他爸呢。

……

凉茶馆。

“严总,你看对面,他们也学我们开了个凉茶馆。”

严学成闻言,目光注视到对街一个店铺。

门面要比他们大,店面上写着“百草奶茶堂”。

店门口,不少人在那里排队,阵仗似乎一点都不比他们小。

嚯!

居然还有竞争对手了。

本来最近凉茶馆的生意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了,现在又来了个搞事的,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陈医生那么信任我,把重要的凉茶馆交给我打理,还能被你个冒牌货给比下去?

开个中药饮品店,还加上奶茶两个字。

你这是摆明了蹭热度,哪是在替顾客的健康着想。

严学成冷哼一声,“没事,让他们开,咱们的配方是陈医生亲自配的,味道虽然一般,但胜在可以调理一些小毛病,他们只看到咱们火,就以为用奶茶店的模式可以起来,呵呵,等着吧,亏死他。”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