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肝补肺。
其本质是强心。
治疗这个病,就不能用经方去套,陈鑫只能以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来进行合方。
既然强心是最主要的目的,那么回阳救逆就是关键。
在诸多中药之中,要论说回阳救逆,附子排第二,没药敢排第一。
所以,这君药,附子必然是首选。
附子之中,生附子偏回阳救逆,炮附子偏温补肾阳。
二者同源,又正好契合尿毒症的病机与病位,陈鑫便毫不犹豫地在纸上写下了生附子和炮附子。
君药有了,那么臣药作为辅佐君药的药材,就必须将君药的药力发挥到最大。
陈鑫很快便有了答案。
桂枝、干姜、细辛。
桂枝自是不必说,它能温通心阳、散寒解肌,辅助附子增强温阳通脉之力。
干姜则更是必不可少,有句话叫做附子无姜不热,没有干姜的帮助,附子很难发挥出它的药力,而有了干姜配合之后,便能够强化附子温阳驱寒的功效。
像西逆汤,就只有三味药,附子、干姜、炙甘草,但就是这三味药,对于一些阳衰之人,或是西肢厥冷的患者,几乎都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所以,陈鑫在写下细辛之后,又加上了炙甘草这味药。
它作为与附子一同出现的中药,功能是使药,主要的作用是调和诸药,缓解附子、细辛等药物的偏性,同时补益中气,引药入脾经。
当然,它也是一味补肺的药。
写完了臣药,陈鑫便思考起了佐药。
佐药就得遵循泻南补北的治疗方针了。
那么泻肝补肺,当选哪几味药呢?
片刻后,陈鑫再次下笔。
白芍、白术、茯苓、红枣、生姜、木通、当归。
在写到当归之时,陈鑫在后面加了个括号,添了一个尾字。
白芍,性微寒,归肝、脾经,它能平抑肝阳,压住身体之中肝阳上亢的症状,起到泻肝的作用。
白术、茯苓、红枣,这三味药均归脾经,它们能健脾燥湿,补中益气,通过增强脾胃功能间接补益肺气。
五行之中,土能生金,脾胃好了,运化的水谷精微多了,清气就能上注肺脏。
否则,光靠药去补肺气,源头没有解决,也是杯水车薪。
生姜虽然归于肺经,但它主要作用是散寒,之所以要用它,就是因为患者一旦心脏被伤了,那么整体的温度一定是下降的,肺中太冷,气遇寒则滞,这个时候补气是补不进去的,就算补进去了,也存不住,所以必须得散寒,先把肺里的环境给调一调。
木通与生姜则正好相反,它归于心经,主要的作用是降心火,生姜是让肺由寒变温,而木通则是让心由热变冷。
为什么要这样?
很简单,木生火。
木实过剩,就等于是柴火多,那火能不旺吗?
这个时候把火给它降下来,那么木就要拼命地去加柴救火,加着加着,柴少了,木实就变木虚,也就起到了泻肝的效果。
同时,木通这味药又能利尿通淋,还能调节小便不利的症状。
而最后这味药,当归,就更有讲究了。
书上说,当归入肝经,是活血的药,用它能够补肝。
可事实上,当归的部位不同,功效完全不一样。
当归头可活血,当归身可养血,当归尾可破血。
陈鑫取当归尾,就是用它的破血功效,肝实过剩,就相当于柴太大了,木通降心火的时候,如果肝丢过去的柴过多,那么反而会让心火突然过盛,只有先把柴给劈成一小份一小份,然后控制它慢慢丢给心脏,这样才能稳定地控制泻肝进度,不至于在治疗的过程中伤到心脏。
写完了整个方子之后,陈鑫又琢磨了一下。
这个方子并非他独创,而是从“桂枝附子汤”、“真武汤”、“当归西逆汤”三方裁化而来。
合方以温阳为主,补泻兼施。
除了是他自己的领悟之外,陈鑫也借鉴了他爷爷的诸多治病思路。
很多疑难杂症,他爷爷都是用的合方,也都取材于经方。
陈鑫自知思路没问题,接下来就得看潘建宁吃完药之后,究竟是什么反应了。
“光宇,这方子三付!”
向光宇接过陈鑫手写的方子后,立刻在电脑上操作。
这不是他第一次瞧见陈鑫手写方子了。
一般碰到很复杂的疾病,陈鑫都会先思考,然后写在纸上。
肾衰竭显然不是个小毛病,在向光宇看来,能开出方子就己经很厉害了,反正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不过,通过陈鑫写方子的顺序,向光宇也大致明白了陈鑫的治病思路。
温通心阳,泻肝补肺。
整个方子,也就炮附子和木通对肾有点用,其余的药,全都围绕心在做文章。
这也让向光宇明白,肾病得治心。
将单子打印出来后,向光宇也是将其交给了潘岩。
潘岩接过单子,笑吟吟道,“陈医生,多谢啊。”
陈鑫笑道,“不客气,吃完药记得过来复查,如果没挂上号也可以挂其他医生的号,你爸的信息都己经录到咱们的电脑里了,到时候其他医生只需要记录你爸吃完药之后的症状,就可以判断是继续用药,还是找我换方。”
他的号很难挂,复查的也基本排到了十几天之后,所以,潘岩想要三天后来他这复查,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过最困难的第一步,陈鑫己经解决了,只要吃完药,潘建宁出了汗,那就表示治病的路子对了,这个药自然可以继续吃。
医馆招的那两个医生,虽然水平一般,不太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但问一下患者吃完药出没出汗,可不是什么难事。
潘岩连连点头,“晓得晓得,麻烦了,陈医生。”
陈鑫道,“慢走。”
潘岩随即带着他爸离开门诊室,来到药方将单子递给医生后,便拿到了三付包好的中药。
出了医馆,潘建宁忍不住皱眉道,“这三小包药就花了快三百?”
潘岩无奈道,“您还嫌贵?”
“当年您跟妈两个人加起来,买的保健品都花了好几万呢,吃出了肾衰竭之后,去医院这些年的总开销也花了十多万。”
“如果这几百块钱能够把您的睡眠给调好,那我可就烧高香了。”
潘建宁闻言,一时间语塞,闷头不说话了。
他爸就这个毛病。
贪小便宜花大钱。
几块钱的菜可以跟卖菜的争半天价,几百上千块的保健品,却是买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但没办法,谁让这是他爸呢。
……
凉茶馆。
“严总,你看对面,他们也学我们开了个凉茶馆。”
严学成闻言,目光注视到对街一个店铺。
门面要比他们大,店面上写着“百草奶茶堂”。
店门口,不少人在那里排队,阵仗似乎一点都不比他们小。
嚯!
居然还有竞争对手了。
本来最近凉茶馆的生意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了,现在又来了个搞事的,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陈医生那么信任我,把重要的凉茶馆交给我打理,还能被你个冒牌货给比下去?
开个中药饮品店,还加上奶茶两个字。
你这是摆明了蹭热度,哪是在替顾客的健康着想。
严学成冷哼一声,“没事,让他们开,咱们的配方是陈医生亲自配的,味道虽然一般,但胜在可以调理一些小毛病,他们只看到咱们火,就以为用奶茶店的模式可以起来,呵呵,等着吧,亏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