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 楔子
有人说,梦境是湖泊在现实中的一丝倒影......
[意志轮回启动中]
[百分之一,百分之二,百分之三,百分之三点一,百分之三点一西,百分之三点一西一五九二六,百分之三点一西一五九二六五五三五八九七九三二三八西六二六西三三八三二七九五零八八西一九七一六九三九九三七五一零五八二零九七西九西西五九二三零七八一六西零六二八六二零八九九八六二八零三西八二五三西二一一七零六七九八二一西八零八六五一三二八二三零六六西七零九三八西西六零九五五五零八二二三一七二五三五九西零八一二八西八一一一七西五零二八西一零二七零一九三八五二一一零五五五九六西西六二二九西八九五西九三零三八一九六西西二八八一零九七五六六五九三三西西六一二八西七五六一八二三三七八六七八三一六五一二七一二零一九零九一...]
[受不可抗因素,启动失败]
[警告,警告...]
忽逢一人,曰:“汝竟至斯。”
吾应之曰:“吾既来矣。”
其人复曰:“汝本不应至此。”
吾对曰:“然吾终至焉,亦不知何由。”
其人问曰:“试言之,斯世之物,孰为有义者?”
吾答曰:“实无义也。”
其人又问:“既无义,所追求者何?其途之尽头何在?其果又复何若?”
吾曰:“皆不足重也。”
其人哂之曰:“世间岂有汝此般对谈者,如此则话必绝矣。”
吾应之曰:“世情本就如此,诸般事物,又何足论哉?”
其人喟然叹曰:“吾常觉孤寂盈怀,那空虚之感,几欲将吾吞噬。”
吾曰:“吾知之。”
其人疑曰:“汝又知之?”
吾颔首曰:“然,吾知之甚深。”
其人复问:“汝且言,斯世何为始,何为终?”
吾答曰:“无始无终,无端无影,无虑无动,此乃世之常也。”
其人叹曰:“汝固知吾者,吾向不寄望于斯世,其常令吾兴味索然,难生一丝眷念。”
吾应之曰:“世本如是,不过空空如也,徒具虚壳耳。”
其人察之,问曰:“观汝之意,似不欲多谈?”
吾曰:“然也。”
其人惑曰:“何汝诸事皆晓?”
吾答曰:“吾自知晓,无需多问。”
其人又曰:“汝之见地,常如此深刻耶?”
吾曰:“吾于诸事,体悟颇深,此乃吾之本性。”
吾续曰:“吾深知其中之刻骨铭心,纵罄南山之竹,亦难书其万一。”
其人曰:“诚然,向来如此。”
其人又言:“汝常能解吾意,此吾所甚慰者也。”
吾对曰:“汝我本为一体,问这十方世界,万丈红尘,又有谁能如吾般知汝?”
其人颔首,连称:“善哉,善哉。”
其人喟叹曰:“往者皆为追忆,来者亦为迷障,实难测也。”
吾劝之曰:“切不可过求,汝当知,彼处本空无一物。”
其人曰:“吾性如此,亦知当为何事。”
吾忆及往昔,曰:“忆初时,汝常行事有误,唯顾杀伐,不顾后事,每令吾为汝善后。”
其人辩曰:“吾己大有进益,岂可视而不见?”
吾哂之曰:“然汝仍庸碌、弱小,不堪一击。”
其人正色曰:“吾虽曾傲慢,今己弃之。且吾己胜众人,纵吾尚觉自身弱小无知,然吾对己有清醒之识,知吾所来、所行、所往之处。”
吾颔首曰:“此诚可嘉。”
其人忽问:“人之一生,当何以度之?”
吾曰:“容后再议,吾今有他事需办。”
其人应曰:“善,待汝归,再作细论。”
未几,吾返。
其人曰:“汝归矣。”
吾应曰:“然。”
其人复提前问:“人之一生,究竟当如何度过?”
吾答曰:“但得存活,余者皆轻。”
其人疑曰:“果如此耶?”
吾曰:“诚然。”
其人亦颔首曰:“诚然,活着便好,活着便好……”
其人忽问:“欲饮一杯乎?”
吾曰:“可。”
其人递酒于吾,曰:“接之。”
吾持酒,叹曰:“人生恰似此酒,自始至终皆苦,岂有茶之回甘?”
其人曰:“吾知之。”
吾笑曰:“汝又知之?”
其人曰:“汝向言吾二人一体,既如此,安有不知之理?”
吾叹曰:“诚哉,吾等一为绝对之理性,一为绝对之感性,实乃两极也。”
吾又曰:“然此皆不足重,生死之事,亦复平常。”
其人应曰:“吾心有废土,所至之处,皆为虚无。”
吾劝曰:“然仍需前行,纵苦难缠身,亦不可辍。”
其人曰:“善,当勇往首前,莫回首顾盼。”
吾与之人相视而笑,曰:“此不归之路,愿与汝再同游。”
其人忽问:“吾等从何而来?又为何于此?”
吾答曰:“此皆无关紧要。”
吾又曰:“无论如何,此必为一场精彩之旅途。”
其人应曰:“诚如君言。”
吾笑曰:“正应了那句‘诗酒趁年华’。”
吾复诫之曰:“无用之情,徒乱理性之思,切不可为。”
其人曰:“此后诸事,多赖于君。”
吾应曰:“善,吾自当尽力。”
有人说,梦境是现实在湖泊中的一丝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