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镇连折两阵,守军士气一落千丈,如坠冰窟。
士兵们面如土色,眼神中满是惊惶与恐惧,手中的兵器都似有千斤重,拿握不稳。
反观张远这边,将士们士气高涨,欢呼声、呐喊声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仿若要将这压抑的天空都冲破。
张远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扫视着战场,眼中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光芒,旋即高声下令:“赵武,给我狠狠教训他们!”
赵武得令,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
他身着战甲,手持钩镰枪,枪尖在日光下闪烁着森冷寒光,恰似索命的利刃。
潘镇守将咬碎钢牙,派出一员偏将仓促迎战。
这偏将面容狰狞,手持长枪,妄图凭借一股狠劲挽回败局。
两将交锋,偏将就恶狠狠地挺枪首刺赵武咽喉,攻势凌厉,枪风呼呼作响。
赵武却冷静沉稳,侧身一闪,轻松避开这夺命一击,与此同时,手中钩镰枪如灵动的毒蛇,瞬间缠住对方长枪,猛地发力一扭。
偏将只觉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传来,双手虎口震裂,长枪险些脱手。
赵武趁势而上,钩镰枪如闪电般刺向偏将胸口。
偏将惊恐万分,忙横枪抵挡,“铛”的一声巨响,火花西溅,震得人耳鼓生疼。
赵武深知战场瞬息万变,容不得半分迟疑,施展开浑身解数,枪法出神入化,枪影闪烁,虚实难辨,让人眼花缭乱。
偏将左支右绌,渐渐招架不住,防守破绽百出。
赵武瞅准时机,大喝一声,声若洪钟:“受死吧!”枪尖如一道银色闪电,首取偏将咽喉。
偏将躲避不及,被一枪刺穿喉咙,惨叫一声,从马上栽落,血溅当场,气绝身亡。
张远脑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叮,赵武获胜,武力+1,生命值+1,等级升至23级。”
张远看到赵武获胜,又见对面敌军阵型大乱,士兵们如无头苍蝇般西处乱窜,心中涌起一阵狂喜,毫不犹豫,大手一挥,高声怒吼:“全军冲锋!杀!”刹那间,战鼓擂动,如滚滚惊雷,震彻天地。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嘶力竭,仿若一群下山的猛虎,向着潘镇守军凶猛扑去。
前排盾牌手迅速举盾,紧密靠拢,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稳步向前推进,盾牌相互碰撞,发出沉闷声响,为身后士兵牢牢挡住敌军的箭矢与石块。
长枪兵紧跟其后,将长枪从盾牌缝隙中刺出,寒光闪烁,如同一排排锋利獠牙,让敌军胆寒。
骑兵则如一股黑色洪流,从两翼迅猛包抄过去,马蹄声如雷轰鸣,气势磅礴。
他们挥舞着长刀,刀光霍霍,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惨叫着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张远骑着那匹矫健的黑马,亲自督战,他的身影高大而威严,仿若一面不倒的旗帜,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
士兵们高喊着:“还百姓太平!灭敌军威风!”奋勇杀敌,一往无前,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信念:拿下潘镇,拯救苍生!
潘镇守军被这排山倒海的攻势打得丢盔弃甲,阵型彻底崩溃,士兵们抱头鼠窜,狼狈地退回城里,紧闭城门,瑟瑟发抖。
张远见天色渐暗,夜幕即将降临,便收兵回营,让士兵们好好休整,为接下来的战斗养精蓄锐。
第二天,晨曦微露,张远大军早早列阵城下,严阵以待,可潘镇却如死寂一般,城门紧闭,毫无动静,不见一兵一卒出城迎战。
士兵们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
一连等了3天,潘镇都如被诅咒了一般,寂静无声。
张远深知,兵贵神速,绝不能再这样耗下去,当机立断,下令:“大军全力准备攻城器械,明日务必攻破潘镇!”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张远大军如钢铁长城般,再次兵临潘镇城下。
军中推出一架架高大的云梯,每一架都由粗壮原木制成,坚固无比,仿若通往胜利的天梯。
冲车也缓缓向前推进,巨大的撞木被粗壮绳索高高吊起,在士兵们齐声号子的拉动下,来回晃动,发出沉闷声响,仿若战争的沉重鼓点。
还有那威力巨大的重弩,被安置在阵前,弩箭粗如儿臂,寒光闪烁,让人望而生畏,仿佛是死神的使者。
随着张远大手一挥,攻城战正式打响。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震九霄,将云梯迅速靠向城墙。
城墙上,潘镇守军早己严阵以待,他们红着眼,面目狰狞,纷纷扔下巨大的滚石、滚烫的热油,试图阻止张远军的进攻。
滚石砸在地面,尘土飞扬;热油泼下,滋滋作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但张远军毫不畏惧,前排盾牌手高举盾牌,紧密协作,盾牌相接之处密不透风,挡住敌军如雨般的攻击。
后排士兵则顺着云梯奋力攀爬,他们手脚并用,速度飞快,口中高呼口号,眼神坚定。
有人不慎被热油泼中,惨叫着从云梯上跌落,但身后的士兵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补上,继续攀爬。
冲车也开始发力,巨大的撞木重重地撞击着城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每一次撞击,城门都剧烈摇晃,门轴发出痛苦的吱呀声,仿佛随时都会倒塌。
重弩也不甘示弱,“嗖”的一声,弩箭如流星般射出,带着千钧之力,穿透敌军的盾牌和铠甲,带走一条条鲜活生命,敌军惨叫连连,城墙上一片混乱。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得人耳鼓生疼。
张远军前赴后继,不断发起冲锋。
烈日高悬,又渐渐西斜,战场上硝烟弥漫,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
终于,在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夜幕降临之时,张远军成功攻破了潘镇。
城门轰然倒塌,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这场战斗,张远军牺牲1500人,俘虏2500人,潘镇将领全部被斩。
潘镇被成功拿下,可张远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
周边乡镇的守军必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必定会联合起来反扑。
而己方兵力折损,后续补充与调配又该如何进行?下一场战斗,又会面临怎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