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十五这年就算过完了,该上学的上学,该干活的干活。
杏树岭和杨树村的村长在自己家实验田里松土,将粪土运到地里封起来发酵。
温暖和季五先来到杨树村,村长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她走上前去,笑着夸赞道:“杨爷爷干得不错。”
杨德昌听到夸赞,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暖丫头,你教的法子准没错,咱肯定好好干。”
温暖又仔细查看了一番实验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补充建议,比如在粪土发酵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草木灰,能让肥力更足。
杨德昌让儿子认真地记了下来。
接着,温暖拿起锄头,熟练地翻起土来。
葛翠她们看到温暖亲自下场,也都干劲十足。
在温暖的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将实验田整理得井井有条。
回到山脚下家里,温暖和爹娘说了认了季五做大哥,温父温母说这是好事,他们也会拿季五当亲儿子待。
温暖心里一暖,笑着说:“爹娘,小五哥人可好啦,挺靠谱的。”
温父点点头,“既然你认了小五这个哥哥,那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温母也在一旁附和:“是啊,以后咱也是有儿子的人了。”
温父拍了拍季五的肩膀,“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有啥难处尽管说。”季五眼眶微微泛红,感激地说:“叔,婶,以后我一定好好孝顺你们,保护好温暖妹妹。”
谢之禾嗔怪道:“还叫叔婶?喊爹娘。”
“哎……爹,娘。”季五大声喊道。
“哎……。”温父温母应下。
温母进里屋拿出两个红包递到季五手里:“爹娘的一点心意别嫌少,长者赐不可辞。”
季五眼睛泛红的收下,突然跪地咣咣磕了三个响头“爹娘,妹妹,我季五从没想到今生也能有亲人,谢谢你们给我一个家。”
温父连忙拉他起来,给他拍了拍膝盖的尘土“一家人没那么多礼数。”
西个人说了会话,温暖和季五告别父母回了杏树岭。
回到杏树岭和村长又仔细嘱咐了一遍,温暖和季五便进了山。
山里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树枝上挂着晶莹的冰棱子。
温暖想着山上或许能打些猎物便和季五沿着熟悉的山路前行。
走着走着,季五突然指着不远处喊道:“温暖,你看……。”温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片灌木丛中,竟藏着一只梅花鹿。
“这野生梅花鹿可是好东西,能卖不少钱呢。”温暖兴奋地说道。
两人将梅花鹿抓住放进空间里。
不知不觉到了晌午,温暖和季五进空间里吃了顿火锅,休息片刻后,他们又开始了打猎。
首到猎了一头野猪和几只野兔野鸡才作罢。
将野猪收进空间,野兔野鸡给了顾父顾母,大哥大嫂。
将野猪和梅花鹿送去了满香楼换了八十八两银子,温暖和季五拿着银子,心里乐开了花。
温暖盘算着,这钱可不能乱花,得好好规划规划。
她首先想到的是改良农具,提高耕种效率,让大家能更轻松地干活。
季五则提议修缮一下村里的道路,方便村民出行。
温暖觉得这个想法也很不错,两人一拍即合。
回到村里,温暖把想法跟村长和村民们一说,大家都十分赞同。
于是,温暖画了一些现代的农具图,拿出一部分银子,让村里的铁匠金大叔打造新的农具。
将剩下的钱给了村长,号召村民修缮道路。
村民们看到温暖一家为村子做了这么多好事,嘴上说着感谢的话,当然也有些说风凉话的,温暖也不在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温暖和季五继续指导村民们改善田地,杏树岭和杨树村渐渐有了变化,大家对生活也有了盼头。
转眼进入了草长莺飞的季节,地里都种上了庄稼,两人才彻底放松下来。
也快到了顾锦年去府城参加举人应试的日子。
顾锦年一家和沈承业提前前往府城。
路上休息时,“锦年,我家府城有宅子,咱们一起住顺便探讨课业。”沈承业邀请。
顾锦年看了看温暖“那就叨扰阿业了”。
温暖笑着对沈承业说:“那就谢谢沈公子了。”
沈承业摆摆手:“嫂子客气了,我和锦年是兄弟,无需见外。”
到了府城,沈承业带着众人来到自家宅子。
宅子宽敞明亮,环境清幽,很适合静心备考。
顾锦年安顿好后,便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
沈承业也时常与他一起探讨课业,互相鼓励,争取都考中举人。
温暖和季五和有沈承业的小厮则天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他们补身体。
考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终于,到了考试的日子。
顾锦年和沈承业怀揣着家人的期望走进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