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用现金啊!

第200 章东海

加入书架
书名:
谁还在用现金啊!
作者:
太虚之境
本章字数:
4480
更新时间:
2025-07-07

雪龙号己经够壮观了,结果还有另一艘船,雪龙2一起航行。

“雪龙2”号它采用国际先进的双向破冰技术,具备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能力,能在1.5米厚冰加0.2米雪的环境中以2 - 3节航速连续破冰前行。

相比传统破冰船,大大提升了在极地复杂冰况下的航行效率。

同时,其船体结构经过特殊强化设计,增强了抗冰能力,保障航行安全。

此外,“雪龙2”号搭载了众多先进科研设备,为多学科、全方位的极地科考提供有力支持,极大拓展了科考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祖国繁荣昌盛!

忽然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骄傲!

船上的工作人员也非常的多,分门别类:

科考队员:负责开展各种科学考察项目,涵盖地质、气象、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船员:承担船舶的驾驶、航行、轮机管理、通讯导航等工作,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和正常运行。

后勤保障人员:包括厨师、医生、机械维修人员等,为船上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医疗服务和设备维修等支持。

其他人员:可能还会有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媒体记者等。

刘阳接触的较多的就是科考队员了。

潘博士:地质学家,专注于极地地质构造研究多年,对南极的地质演变有深入见解。

性格沉稳,善于从地质层面分析考古发现的潜在价值,是刘阳在南极科考中的重要伙伴。

宋庆:气象学家,年轻有为,专业知识扎实。

负责科考期间的气象监测与预报,为团队行动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确保科考工作安全进行。

性格开朗乐观,在团队中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谢欣:生物学家,对极地生物有着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

致力于探寻南极生物与古文明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严谨细致,善于从微观角度解读生态与文明的关系。

我跟着刘阳,和他一起参加各种会议。

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老是记不住人,只记住了这几个和他沟通较多的学者,其他人员就不清楚。

回忆我当年上学的时候,三年毕业了,同学都没有认全,估计也没谁了吧!

天生就不记人,难道是脸盲,还是脑子笨?

还记不住车牌号,还有不记路,没有方向感!

除了工作的时候清晰,其他事情都迷迷瞪瞪的。

现在这状态也不能工作,更是迷糊了!

上船都好几天了,听刘阳他们聊天,现在在东海。

东海龙王的东海吗?

敖丙的家呀!

水晶宫是不是在下面,我一骨碌飘到海面上。

我飘到海面上,眼前的东海辽阔无垠。

阳光洒下,海面波光粼粼,宛如无数细碎的金子在跳跃。

远处,水天相接处,湛蓝的天空与深邃的海水融为一体,界限模糊难辨。

海风轻拂,带着丝丝咸意,撩动着我的“感知”。

偶尔有几只海鸥从空中掠过,发出清脆的鸣叫,为这片宁静的海域增添几分灵动。

海浪层层叠叠地涌来,拍打着船舷,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极目远眺,还能看到几艘渔船在海面作业,点点帆影在海面上缓缓移动,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海上劳作图,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东海的壮美之中。

而工作人员们全身心投入紧张工作。

水文监测人员紧盯仪器屏幕,仔细记录着东海的水温、盐度、洋流数据,神情专注,丝毫不敢懈怠,深知这些数据对航线安全与海洋学研究意义重大。

气象组人员则密切关注风速、气压变化,实时更新信息,为避开恶劣天气提供精准预报。

另一边,科研人员围绕新仪器忙碌着。

他们小心翼翼地操作深海探测器、遥感设备,在浅海环境中进行功能测试与校准。

一人手持工具,仔细调试探测器参数,另一人在旁认真记录测试结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设备在南极极端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

这是我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发现自己又涨知识和长见识了!

刘阳作为考古学家,一首在研究相关课题。

他在文献和古籍,以及民间传说中搜索相关的资料。

宋庆和气象的工作人员一首忙忙碌碌的。

谢欣每到一处,都会采集当地的生物。

潘博士也在实验室里,测算观察各种数据。

看着这些高精尖的高知人才,我感受到了云泥之别。

我还是去海面上溜达吧!

在广袤无垠的海面上,“雪龙”号与“雪龙2”号并肩前行,宛如两位无畏的探索者。

这天午后,阳光正好,海面上波光粼粼。

不知从何处涌出一群飞鱼,不会是又被天敌追捕了吧!

可是我观察了半天,水里并没有其他鱼类捕食它们。

它们像是得到了某种神秘指令,突然从水中高高跃起,展开如同翅膀般的胸鳍,在海面上滑翔。

飞鱼们在两艘科考船之间穿梭,闪烁的鳞片反射着阳光,形成一道道银色的光影,仿佛在为两艘船领航。

“雪龙”号上的船员们首先发现了这一奇景,纷纷大声呼喊,引得“雪龙2”号上的人也纷纷跑到甲板张望。

此时,天空中一群燕鸥像是被飞鱼吸引,盘旋而下。

燕鸥们时而俯冲入海,精准地捕捉飞鱼,时而又振翅高飞,躲避着同伴的争抢。

一时间,海面上空燕鸥纷飞,海水中飞鱼逃窜。

你们这些飞鱼,这是自投罗网呀!

两艘科考船稳步前行。

科研人员们暂时放下手中工作,纷纷拿起相机记录这难得一见的生态互动场景,后勤保障人员也从船舱走出,脸上洋溢着惊喜的笑容。

傍晚时分,壮丽的晚霞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

此时,两艘科考船之间的海面上,突然涌起一阵巨大的水花。

一只巨大的鲸鱼缓缓浮出水面,它那庞大的身躯在余晖下散发着神秘的光泽。

鲸鱼悠然地摆动着尾鳍,巨大的水柱从它的气孔喷出,在霞光中形成一道绚丽的彩虹。

两艘船上的人们都被这一幕深深震撼,安静片刻后,爆发出一阵惊叹与欢呼。

这奇妙的一天,让两艘科考船上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大海无尽的魅力与惊喜。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